[实用新型]热风式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1520.X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建明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06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式取暖器,包括导风罩、绝缘支架、第一固定架、发热丝以及风机,发热丝固定设于绝缘支架上以对经过绝缘支架的空气进行加热形成暖气,绝缘支架设于导风罩内,第一固定架固定设于导风罩的内侧壁上,绝缘支架垂直固定设于第一固定架表面,以防止绝缘支架沿轴向滑动,风机设于导风罩的入风端端部,以在风机的作用下,将导风罩的入风端的空气输送至导风罩内,经发热丝加热后形成的暖风输出至导风罩的出风端,绝缘支架的径向尺寸从导风罩的入风端向出风端方向逐渐扩大。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式取暖器,取暖效果好、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取暖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热风式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取暖器主要采用加热件产生热量,并在送风件的作用下,将入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加热件加热后形成出风口的暖风,以供取暖用。
现有的加热件从入风口至出风口的径向尺寸保持一致,空气在等宽通长的畅通通道内流动速度快,空气滞留时间短,无法与加热件充分接触,造成流动的空气冷热不均,取暖效果差,由于加热件的热量无法被流动的空气带走,容易产生集热,而使加热件寿命降低,并且现有的加热件一般直接固定在导风罩上,由于长时间供热受热,加热件老化后容易摆动进而与导风罩两端的零件接触引起电气起火,安全系数低。特别是现在大量使用的木质烤火设备,价格低、用户多,在农村用户中广泛使用,其结构直接采用裸露电阻丝加热,靠磁珠做绝缘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和触电事故,安全隐患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风式取暖器,以解决现有的取暖器取暖效果差、加热件老化后容易与导风罩端部的零件接触引起电气起火、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风式取暖器,包括导风罩、绝缘支架、第一固定架、发热丝以及风机,发热丝固定设于绝缘支架上以对经过绝缘支架的空气进行加热形成暖气,绝缘支架设于导风罩内,第一固定架固定设于导风罩的内侧壁上,绝缘支架垂直固定设于第一固定架表面,以防止绝缘支架沿轴向滑动,风机设于导风罩的入风端端部,以在风机的作用下,将导风罩的入风端的空气输送至导风罩内,经发热丝加热后形成的暖风输出至导风罩的出风端,绝缘支架的径向尺寸从导风罩的入风端向出风端方向逐渐扩大。
进一步地,绝缘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固定架上,热风式取暖器还包括与绝缘支架的第二端同轴连接的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设于导风罩内,第二固定架的外侧壁与导风罩的内侧壁抵接布设,绝缘支架朝向第二固定架的端面上凹设有内螺纹孔,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固定架并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绝缘支架的固定,从而防止绝缘支架沿径向摆动。
进一步地,风机的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用于挡灰的格栅网罩。
进一步地,绝缘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依次排布并固定连接的固定边,每个固定边的侧壁上凹设有多个卡口,多个卡口沿轴向间距均匀地排布,发热丝包括由导风罩的入风端向出风端方向排布的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第一电阻丝卡设于卡口内以沿绝缘支架的周向缠绕布设,第二电阻丝卡设于卡口内以沿绝缘支架的周向缠绕布设。
进一步地,导风罩的出风端的侧壁上凹设有用于换气的通风孔。
进一步地,热风式取暖器还包括设于导风罩的出风端的端面上的导风板,导风板上凹设有用于将暖气排出的导风孔。
进一步地,导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孔沿导风板的周向排布。
进一步地,热风式取暖器还包括设于导风板外并与导风孔连通的导风管,以将暖气通过导风管引出,从而对异地环境进行加温处理。
进一步地,导风罩包括导风筒和隔热绝缘层,隔热绝缘层包覆导风筒设置。
进一步地,绝缘支架的形状为十字形支架或Y型支架,风机为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建明,未经谭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桩基检测静载荷试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