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导管堵塞的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1904.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江优;谢世庚;陈日志;罗荣琼;林平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健力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2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钟育彬 |
地址: | 5240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导管堵塞的滴壶,包括上导管、滴壶、下导管和液袋,其中上导管与滴壶的上端入口连通,上导管出口位置设置有滴芯,且在滴芯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上单向阀;滴壶的下端出口与下导管连通,且滴壶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下单向阀;下导管上设置有滴管阀,且下导管的出口与液袋连通。通过挤压滴壶即可疏通导管,防止导管堵塞,且具有防逆流、防感染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护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产品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且容易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导管堵塞的滴壶。
背景技术
为了治疗和诊断的目的,常需要将液体输入人体内或将体内废液导出和收集。为观察输入或导出液体的速度,会在导管间设置滴壶,最常见的示例是输液器中的滴壶。近年来,这种结构也被应用于导出装置的导管中,例如专利号为201320537784.2的文件中提出在引流袋的导管中配置滴壶以观察滴速。可以看到,现有滴壶不管是设在输入导管还是导出导管中,观察滴速都是唯一的功能。
将体内废液导出体外,最常用的是各种引流袋或引流瓶,而引流出的液体中常混有一些固体或粘稠物质堵塞导管,为减少堵塞,导管内径一般都大于6mm,但仍然需要用注射器抽吸或更换导管,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医疗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导管堵塞的滴壶,在保持观察滴速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挤压滴壶即可疏通导管,防止导管堵塞,且具有防逆流、防感染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护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导管堵塞的滴壶,包括上导管、滴壶、下导管和液袋,其特征在于:
上导管与滴壶的上端入口连通,上导管出口位置设置有滴芯,且在滴芯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上单向阀;
滴壶的下端出口与下导管连通,且滴壶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下单向阀;
下导管上设置有滴管阀,且下导管的出口与液袋连通。
容易理解的是,使用本发明的上述防导管堵塞的滴壶,液体由上至下,经上导管、滴壶和下导管,最终被收集到液袋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滴壶是由具有弹性的透明塑料制成。滴壶的形状和容积没有特别限制,要求能用手指挤压,松开后能反弹复原,且能够直接观察滴速。
作为优选,所述的滴芯悬置在滴壶内,滴芯上端连通滴壶的上端入口。作为优选,所述的滴芯的出口周长是9-10.5mm,出口液滴每19-21滴为1mL。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结构相同,主要构造是由两块塑料薄膜重叠后经两侧热合而成的薄膜管,薄膜管的顶端经热合连接在上方构件上。当无液体流过时,两块塑料薄膜的中下部自然贴合,隔断上下空间;当有液体通过时,两块塑料薄膜的贴合部向两侧张开,使液体流过。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料薄膜为长条形结构。特别适合地,所述的塑料薄膜由PE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塑料薄膜的上部设置有内凹的孤面。内凹的孤形结构对外侧压力更加敏感,使得单向阀对压力变化的响应更加灵敏。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的阀体底部设置有椭圆形的限位座,塑料薄膜的上端部与限位座热合。限位座的周沿可设计成孤面结构,以便于液体顺滑,防止残留。
滴管阀可设置在下导管的任意部位,具有开关和控制液体流速的作用。任选地,下导管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其可采用与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相同的材质和构造。
对熟知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来说,在知晓本发明的上述产品构造后,如何制造所述产品是容易确定的,在此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健力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健力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