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2145.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陈彬彬;张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及其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涉及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100),电池组的下方设有托盘(200),托盘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腔体(220),电池组的底部直接沉浸在容纳在腔体内的冷却液中,电池组的外侧表面与托盘的内壁之间周向地设有用于密封冷却液的密封层。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托盘,使电池组的至少一部分沉浸在托盘中容纳的冷却液中与其直接接触,实现冷却或保温的效果,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或保温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动力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通常采用的是外部冷却方式,即:在电池模组的下方设置水冷板,在水冷板中通入冷却液并通过水冷板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在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中,水冷板需要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的底部,又需要设置水冷板的输入口、输出口和冷却液流经的水冷管路,结构复杂重量大。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冷却液并不直接与电池模组接触,而是通过水冷板间接接触的方式冷却,这种间接接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损失,会直接影响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模组采用冷却板冷却,冷却液不直接与电池组接触,结构复杂且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在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托盘,使电池组的至少一部分沉浸在托盘中容纳的冷却液中与其直接接触,实现冷却或保温的效果,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或保温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下方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腔体,所述电池组的底部直接沉浸在容纳在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冷却液中,所述电池组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托盘的内壁之间周向地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冷却液的密封层。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通过固定环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固定环包括用于设置所述密封层的环框和设置在所述环框外侧表面的用于与所述托盘连接的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将所述环框划分为上环框和下环框,所述上环框与所述电池组贴合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层的储胶槽;所述下环框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托盘的内侧壁之间并使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包括彼此相连的端固定板和侧固定板;所述电池组的外部设有端板,所述端固定板和所述端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用于为所述固定板限位的限位环;和/或,所述端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组的输出极座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托盘的底面上设有支撑所述电池组的支撑筋。
优选地,所述支撑筋将所述电池组的底面和所述托盘的底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划分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一流道彼此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筋设置为多条。
优选地,所述托盘上分别设有用于注入和排出所述冷却液的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托盘,使电池组的至少一部分沉浸在托盘中容纳的冷却液中与其直接接触,实现冷却或保温的效果,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或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图1中电池模组的横向和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端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2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