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2365.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惠平;胡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尚源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挡土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臂式挡土墙,包括挡墙和底板,所述底板平铺于待支护边坡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趾板和踵板,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底板的趾板和踵板之间的位置,所述挡墙与边坡之间还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挡墙上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滤水层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泄水孔连通,所述导水槽投影在水平面上呈V型,V型导水槽的尖端与泄水孔连通。在边坡和挡墙之间设置滤水层便于过滤排出边坡一侧的积水,通过在滤水层设置导水槽更有利于边坡一侧的积水排出,防止积水在边坡和当前间堆积导致挡墙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悬臂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广泛应用于路堤、路堑、边坡、河道与桥台、隧道口、建筑基坑支护等,也用于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最早发展应用的挡土墙结构为重力式挡土墙,但该类结构截面大、圬工量多、施工进度慢、支护高度小,以及在地形困难、石料缺乏的地区应用不便,使得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钢筋混凝土技术及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悬臂式挡土墙。在设置悬臂式挡墙后,由于挡墙混凝土结构无法渗透水,在边坡方向流下的积水就会积存在挡墙内,会浸入地基对地基和挡墙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在设置悬臂式挡墙结构时就需要一个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挡墙强度,同时方便排水的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悬臂式挡土墙,能充分的将边坡方向的积水排出,防止大量的水浸入地基或积存在挡墙和边坡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式挡土墙,包括挡墙和底板,所述底板平铺于待支护边坡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趾板和踵板,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底板的趾板和踵板之间的位置,所述挡墙与边坡之间还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挡墙上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滤水层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泄水孔连通,所述导水槽投影在水平面上呈V型,V型导水槽的尖端与泄水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泄水孔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导水槽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水槽朝向边坡方向倾斜。
进一步,所述泄水孔和导水槽的斜度均为3%~7%。
进一步,所述泄水孔在挡墙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列,所述泄水孔在挡墙高度方向设置有多排,所述导水槽与泄水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泄水孔的直径为50~100毫米,相邻泄水孔间的间距不小于1.5m,最低一排的泄水孔距离地面不小于200毫米。
进一步,所述挡墙底部设置有插脚,所述底板对应位置的顶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插槽。
进一步,所述挡墙靠近趾板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底板和支脚埋设于地面土层之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式挡土墙,包括挡墙和底板,所述底板平铺于待支护边坡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趾板和踵板,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底板的趾板和踵板之间的位置,所述挡墙与边坡之间还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挡墙上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滤水层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泄水孔连通,所述导水槽投影在水平面上呈V型,V型导水槽的尖端与泄水孔连通。在边坡和挡墙之间设置滤水层便于过滤排出边坡一侧的积水,通过在滤水层设置导水槽更有利于边坡一侧的积水排出,防止积水在边坡和当前间堆积导致挡墙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尚源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尚源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2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