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一光源实现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的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4251.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续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中马瑞利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3/40;F21W107/10;F21Y115/10;F21W103/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闭钊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一 光源 实现 透镜 表面 花纹 双重 点亮 效果 车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一光源实现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的车灯。该车灯包括前后固定在一起的厚壁和内透镜,从光源发出的大部分直射光进入厚壁经反射面反射后射出厚壁,实现第一重点亮效果;该光源发出的斜射光线进入厚壁背面的内透镜中,经内透镜表面的花纹折射出去,实现第二重点亮效果,其与光线被遮蔽饰圈挡住。这两种点亮效果叠加在一起,使得该车灯更加富有空间立体感和科技感,辨识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一光源实现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的车灯。
背景技术
厚壁和内透镜在汽车车灯中应用较为广泛,两者都能实现光线的折射和传导。其中光线在厚壁中的传递路径通常如CN20517425U、CN208832369U、CN209026739U、CN208886660U等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厚壁的反射面反射后穿过厚壁,从厚壁一端的出光面或侧面射出。
市面上常见的汽车尾灯通常具有厚壁结构。除此之外,平面内透镜及其表面集成的装饰花纹也能实现较好的汽车尾灯点亮效果。目前汽车尾灯的厚壁和内透镜两种结构往往相互独立,使得点亮效果较为单一,缺乏辨识度和设计感。并且这两种结构在实现过程中一般需要配套独立的光源,简单将其组合起来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有一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单一光源实现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的车灯。该车灯包括厚壁、支架、内透镜、PCB板;所述厚壁、内透镜均与支架固定连接,由此形成的装配体与PCB板固定连接;在PCB板表面正对厚壁端部和内透镜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光源;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通过导光柱进入厚壁,被反射面反射后从厚壁另一端部或外表面射出,实现第一重点亮效果;同样光源发出的另一部分光进入内透镜,被设置在内透镜表面的花纹折射出去形成第二重点亮效果。
进一步的,在内透镜出光面以外部位固定连接有遮蔽饰圈,用于防止光源发出的其他光散射出去影响点亮效果。
进一步的,内透镜表面的花纹为细长条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多组(2组以上)。
进一步的,在PCB板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3-5组光源,所述光源具体为LED。
进一步的,厚壁和内透镜与支架之间、PCB板与装配体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卡接、螺钉连接、粘接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厚壁、内透镜的造型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细长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车灯具体为转向灯。
与现有单一厚壁或内透镜结构车灯的点亮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借助单一光源通过两种形式的反光装置及相应的两种光线传递路径,同时实现了厚壁和内透镜表面花纹双重点亮效果。该车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生产成本较低,点亮后更富有空间立体感、科技感、设计感,辨识度也更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灯装配好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灯发光面光学花纹细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灯装配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线折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灯实际点亮效果图。
其中,1-厚壁,2-支架,3-内透镜,4-PCB板,5-光源,6-导光柱,7-反射面,8-遮蔽饰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中马瑞利汽车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中马瑞利汽车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4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