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精密倒角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4600.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精密 倒角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孔精密倒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板、上夹板、脱料垫板及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下模垫板及下模垫板,所述脱料板上设置固定式倒角冲头组件,所述固定式倒角冲头组件包括脱料入子及设置于脱料入子内的倒角冲头,所述倒角冲头包括连接部及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设置倒角头,相对于传统地在上夹板上设置倒角冲头组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倒角冲头的长度,有效解决了零件强度及生产稳定性的问题,使生产连续、稳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精密倒角模具。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科技化、先进化,人们更倾向于多重功能、性能集中且携带便捷的需求方向。由此电子产品的形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化和集成化。故其内部各个重要的电子元件也是向着薄、小、轻的方向发展。
在此类产品上倒角,目前常用的倒角方式是将倒角冲头固定在上夹板上,另一端穿过脱料板,倒角过程中需考虑脱料板行程,要保证开模状态下冲头不能脱离脱料板导位部分,闭模状态时,冲头柄部不能与脱料板导位部分干涉,所以冲头直线段为倒角使用长度加脱料板活动量再加安全量。这种结构的倒角冲头细小,零件加工时和使用中都容易产生变形,在生产中,也容易发生崩损的现象,因此,模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稳定生产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精密倒角模具,旨在解决传统的倒角模具,因倒角冲头细小,零件加工时和使用中都容易产生变形,在生产中,也容易发生崩损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精密倒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板、上夹板、脱料垫板及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下模垫板及下模垫板,所述脱料板上设置固定式倒角冲头组件,所述固定式倒角冲头组件包括脱料入子及设置于脱料入子内的倒角冲头,所述倒角冲头包括连接部及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设置倒角头。
所述脱料入子设置有C形挂钩,所述脱料板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C形挂钩与沉头孔对应设置。
所述脱料入子远离脱料板的一端设置避位部。
所述倒角冲头的连接部与脱料入子紧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部长度与倒角部长度的比为2:9-11。
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外导柱相连,所述下模板、下模垫片及下模座通过固定销及固定螺丝相连。
所述下模板、下模垫片及下模座之间设置浮升导正销及顶上销,
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内导柱组件,所述上模座、上模垫板、上夹板、脱料垫板及脱料板之间设置上模弹簧及吊杆,所述上模座与上模垫板及上夹板通过上模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地在上夹板上设置倒角冲头组件,此种方式由于倒角冲头组件长度较长,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活动余量,在脱料板上设置固定式倒角冲头组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倒角冲头的长度,增加强度,在脱料板上直接安装倒角冲头,使之变成具有倒角功能的脱料板,因此不需要考虑活动余量,有效解决了零件强度及生产稳定性的问题,使生产连续、稳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脱料板设置沉头孔,脱料入子设置C型挂钩,C型挂钩挂在沉头孔上,将脱料入子挂在脱料板上,保证脱料入子的稳定性,本模具是针对微小的圆孔进行倒角,倒角冲头的斜度可以导正产品的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4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碾轮式混砂机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快速夹紧车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