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4653.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恒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董艳慧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倒刺 连接 分离 血管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包括上铗片(1)、下铗片(2)、倒刺(3)、倒刺孔(4)和垫片(5);垫片(5)设置在上铗片(1)上,一对倒刺(3)固定在上铗片(1)上并贯穿垫片(5),一对倒刺孔(4)设置在下铗片(2)上,且倒刺孔(4)与倒刺(3)相匹配,倒刺(3)能通过倒刺孔(4)插入下铗片(2)内,使上铗片(1)通过垫片(5)与下铗片(2)贴合并夹紧,血管被夹紧在垫片(5)与下铗片(2)之间。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分离式的上下铗片有效夹紧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止血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外科手术中,止血铗是常用的止血工具。传统的止血铗一般为手持式钳状结构,手术中需要医务人员手持操作,不仅使用不便,且不适用于腹腔镜等操作空间和视野受限的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植入式的小型化止血夹子开始广泛应用于腹腔镜等外科手术中,现有技术的止血夹子大多为V形和U形结构,U形结构的止血夹子在夹持时容易滑脱,影响手术的进行,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158413.0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锌合金腹腔镜止血夹及其制备方法,该止血夹为V形结构,体积较小,虽然对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操作和术后恢复都十分有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该止血夹体积小,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止血夹的夹持宽度受限,必须将血管与身体组织剥离后再进行夹持,加之需要止血的血管数量不可控,不仅提高了手术难度,且手术进程较慢,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增加。
2、该止血夹通过倒钩和钩槽配合实现夹紧,且倒钩和钩槽需要紧密插接,若血管与身体组织黏连,倒钩在插入钩槽时会损伤身体组织,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也不利于术后恢复。
3、由于该止血夹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连接端,导致血管两侧的受力不均,尤其是在血管未置于血管夹中部时容易出现夹持不稳定或夹持过度的情况。
4、该止血夹为一体式结构,具有弧度、钩槽、倒钩等结构,虽可通过模具一次成型制作,但结构较小较精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能通过分离式的上下铗片有效夹紧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包括上铗片、下铗片、倒刺、倒刺孔和垫片;垫片设置在上铗片上,一对倒刺固定在上铗片上并贯穿垫片,一对倒刺孔设置在下铗片上,且倒刺孔与倒刺相匹配,倒刺能通过倒刺孔插入下铗片内,使上铗片通过垫片与下铗片贴合并夹紧,血管被夹紧在垫片与下铗片之间。
所述的倒刺孔贯穿下铗片,倒刺的端部设有凸缘,凸缘的宽度大于倒刺孔的孔径,使倒刺通过倒刺孔贯穿下铗片后,能通过凸缘与下铗片的下表面顶紧固定。
所述的下铗片的下表面上设有保护膜,保护膜能覆盖倒刺的端部。
所述的下铗片上设有倒刺缝,倒刺缝沿下铗片的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并与一对倒刺孔连通,使倒刺能通过倒刺缝插入倒刺孔内。
所述的倒刺缝的长度小于下铗片的长度,倒刺缝沿下铗片的厚度方向贯穿下铗片。
所述的垫片为弹性材质制成并通过挤压形变将血管压紧在下铗片上。
所述的垫片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波纹结构。
所述的一对倒刺对称分布在上铗片的两侧部,一对倒刺孔也对应分布在下铗片的两侧部。
所述的一对倒刺与上铗片和垫片垂直设置,并与下铗片垂直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恒,未经李锦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4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双腔可冲洗引流管
-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用缝合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