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5707.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昌伟 |
主分类号: | G02B6/245 | 分类号: | G02B6/245;G02B6/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剥皮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焊接在第二底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焊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滑条,所述滑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头,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刀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剥皮回收装置具有切割光缆外层皮套再将皮套抽出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
光缆在使用报废后一般要进行剥皮回收,剥皮过程中往往采用人工刻刀划开光缆外层皮套,将皮套抽离,对光缆回收再利用,当光缆直径较大时,人工强度很大,工作效率低,不管是切割皮套还是抽离皮套都要耗费大量人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解决了便于切割光缆外层皮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焊接在第二底座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和第二底座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焊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滑条,所述滑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头,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刀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底座的外壁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手柄。
优选的,滑动组件主要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箍,所述第二螺纹杆端部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壁上焊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穿过第一底座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转动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底壁上。
优选的,所述管箍主要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焊接在滑动块的顶壁上,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端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手柄的外表面和第二转动手柄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防滑纹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剥皮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剥皮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管箍,将光缆固定在管箍中,且光缆的另一段处于切割刀头和固定刀头之间,再转动第一转动手柄,从而通过第一螺纹杆和活动块带动滑条和切割刀头向固定刀头滑动,从而对内部的光缆进行挤压切割,且可以根据光缆直径通过第二转动手柄控制切割厚度,切割完成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手柄,从而带动滑动块和管箍向外滑动,从而将已被切割的外层皮套抽出,降低了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对光缆的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昌伟,未经雷昌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5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