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6383.9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萍;卢锐;成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平忠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齿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齿轮,涉及机械领域,它包括齿轮本体和结合齿,所述结合齿套接在所述齿轮本体突台上,所述结合齿端面与所述齿轮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整圈固定焊接,所述齿轮本体与所述结合齿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高度不小于1毫米的台阶。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的由齿轮本体和结合齿组成的变速器齿轮,在齿轮本体与结合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缝隙,导致随后抛丸工艺过程钢丸会跑进结合齿与齿轮本体的缝隙里面,难于事先清洗出来导致后来掉进变速器总成里面,使变速器其他零件因此会早期磨损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上的齿轮。
背景技术
在变速器内部运转的齿轮结构有一种是由齿轮本体即主齿轮和结合齿组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齿轮本体和结合齿通过焊接工艺组成在一体。焊接位置落在齿轮本体和结合齿端面,沿圆周方向整圈焊接牢固,焊接时,理论上要求齿轮本体与结合齿是贴平无缝隙,如图1中的标号3处所示。但是实际上焊接过程,齿轮本体与结合齿处会产生变形,使得结合齿与齿轮本体在标号3处不贴平,实际缝隙最大值可达0.2max。焊接完后,整个齿轮还要进行抛丸过程,消除应力,表面强化,提高它的使用寿命,去除表面氧化皮,抛丸钢球直径φ0.8,钢丸打在齿轮表面会变碎,直径在φ0.1-φ0.8范围,很多直径小于0.2的钢丸会跑进结合齿与齿轮本体的缝隙里面,而且很难清洗出来,如图2中的标号4所示。变速器运转过程中,钢丸4会被甩出来,因为钢丸的硬度与齿轮相当,掉进变速器总成里面,变速器其他零件因此会早期磨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速器齿轮,它可以解决现有的由齿轮本体和结合齿组成的变速器齿轮,在齿轮本体与结合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缝隙,导致随后抛丸工艺过程钢丸会跑进结合齿与齿轮本体的缝隙里面,难于事先清洗出来导致后来掉进变速器总成里面,使变速器其他零件因此会早期磨损失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变速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和结合齿,所述结合齿套接在所述齿轮本体突台上,所述结合齿端面与所述齿轮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整圈固定焊接,所述齿轮本体与所述结合齿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高度不小于1毫米的台阶。齿轮本体与结合齿之间增加1毫米的台阶,齿轮本体与结合齿焊接后之间的缝隙保证大于钢丸直径最大值φ0.8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结合齿端面与所述齿轮本体端面焊接焊缝高度最小4毫米,宽度最大2.5毫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齿轮本体与结合齿之间增加高度1毫米的台阶,该台阶高度大于钢丸直径最大值φ0.8毫米,用于结合齿轴向限位,保持与齿轮本体有一定的间隙,齿轮本体与结合齿焊接后贴合面就不会存在微小缝隙,抛丸之后,细小钢丸会从缝隙中自动掉出来,不会有钢丸夹在齿轮与之间,彻底消除钢丸夹杂风险,保证变速器总成零件清洁度,降低变速器零件失效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齿轮本体与结合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
1-齿轮本体, 2-结合齿, 3-齿轮本体与结合齿贴合处, 4-钢丸, 5-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6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