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罩式退火炉吹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6427.8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谦;陆聪;赵干波;韦肖文;代永贵;周凌剑;陆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673 | 分类号: | C21D9/673;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韦杰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退火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轧罩式退火炉吹扫系统,涉及钢铁企业生产吹扫技术领域。包括炉台废气出口管路,所述炉台废气出口管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放散冷却器的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台废气出口管路还与吹扫流量孔板装置的吹扫进气管连接,所述吹扫流量孔板装置的排油口与二次冷却器的废氢气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放散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道分别与氮/氢排放总管及氮/空排放总管连接,所述二次冷却器的废气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氮/氢排放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造成的质量问题导致经济损失及氢气产能不够造成产量损失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企业生产吹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冷罩式退火炉吹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冷轧板带厂全氢罩式退火炉的吹扫系统如图1所示,炉台废气出口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放散冷却器的入口连接,放散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氮/氢排放总管和氮/空排放总管连接,吹扫流量孔板装置设在第一手动球阀与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这套吹扫系统存在着问题是:因冷轧卷带钢残油和残铁较多,造成退火1到2炉周期,热吹扫废气中含有油脂和钢卷表面残留物,因放散冷却器冷凝后结成粘稠油脂,造成“冷吹冷排”的吹扫管路和吹扫孔板堵塞,炉内钢卷表面正常加热挥发油脂和还原残留物无法正常通过吹扫管路排出,附着在钢卷表面,造成黑带,出炉后残留物易造成锈蚀,及平整下游工艺等质量事故。因质量问题每年造成500万经济损失。同时因氢气产能不够造成产量损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罩式退火炉吹扫系统,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造成的质量问题导致经济损失及氢气产能不够造成产量损失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冷轧罩式退火炉吹扫系统,包括炉台废气出口管路,所述炉台废气出口管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放散冷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炉台废气出口管路还与吹扫流量孔板装置的吹扫进气管连接,所述吹扫流量孔板装置的排油口与二次冷却器的废氢气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放散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道分别与氮/氢排放总管及氮/空排放总管连接,所述二次冷却器的废气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氮/氢排放总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吹扫流量孔板装置包括装置的中间设有空腔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空腔内设有从内伸出所述本体上端的吹扫进气管,所述吹扫进气管在所述空腔内一端连接有吹扫孔板,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油口,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吹扫出气管。
更进一步:所述二次冷却器包括内腔为空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自上而下惯通所述本体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上端设有废氢气出口管道,所述热交换管内设有废氢气进口管道,所述本体的上端一侧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管道,在所述冷却水出口管道同一侧的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冷却水进口管道,所述热交换管的下端设有废气出口。
进一步:所述氮/氢排放总管上分别设置有气动球阀和第一手动球阀。
进一步:所述氮/空排放总管上分别设置有气动阀和第二手动球阀。
进一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近所述电磁阀的一端接在所述气动球阀和所述第一手动球阀之间的所述氮/氢排放总管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炉台废气出口管路旋风分离器之前并联一路专门用于氢气吹扫的管路,然后将吹扫流量孔板装置前移至并联管路前端,这样可以确保吹扫过程孔板始终属于高温状态,即所谓“热吹”,不会有轧制油冷凝堵塞孔板,减少了附着在钢卷表面残留物,从而减少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6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齿轮
- 下一篇:型材及可吸附收边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