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6862.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华;刘继国;王玉柱;韩磊;张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6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近 高压线 桥梁 结构 多点 落地式 钢架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在临近高压线桥梁周围指定位置设置用于防护钢架移动的滑道及支撑基础,同时搭建构造防护钢架;采用数控液压顶推技术分2次顶推迁移防护钢架,第1次顶推迁移防护钢架至高压线桥梁桥位旁侧,变轨进行第2次顶推牵引至滑道,以将防护钢架推动覆盖高压线桥梁进行防护。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桥梁施工安全,解决了桥梁结构临近高压线不迁改不能施工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防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工程中桥梁结构广泛被采用,桥梁结构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限制着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桥梁结构临近高压线施工时,有明确的距离要求,电力迁改方案审批困难等难题,针对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防护时,存在桥梁结构临近高压线不迁改不能施工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桥梁结构临近高压线不迁改不能施工的缺陷,提供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包括:防护钢架、滑道及支撑基础;
其中,所述防护钢架通过平行放置的门式钢架通过管材连接形成;其中,门式钢架由H型钢架竖向分2层拼装形成,平行设置的两个门式钢架通过管材连接成榀;
滑道及支撑基础以浇筑的方式设置于临近高压线桥梁周围指定位置,且滑道浇筑于所述支撑基础之上;所述滑道包括一次顶推滑道和二次顶推滑道,二次顶推滑道分列桥梁两侧平行设置,一次顶推滑道分别垂直设置于每一侧的二次顶推滑道,且一次顶推滑道与二次顶推滑道互通;
将门式钢架在靠近一次顶推滑道的位置组装完成后,置于位于桥架两侧的一次顶推滑道中,经过一次顶推,将门式钢架推入二次顶推滑道中;通过管材连接位于桥架两侧的门式钢架,形成防护钢架,对防护钢架进行二次顶推,使其沿二次顶推滑道移动至指定位置,防护钢架的顶推由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液压同步顶推控制系统控制进行。
其中,防护钢架和、或门式钢架顶推过程中,顶部设置缆风绳,与设置于地面的地锚进行稳固连接。
其中,防护钢架经过顶推到达指定位置后,对柱脚部位进行浇筑,将防护钢架的柱脚与二次顶推滑道通过浇筑的方式实现稳固连接。
其中,防护钢架的柱脚与二次顶推滑道浇筑连接时,浇筑方式包括单立柱和双立柱;其中,相邻的防护钢架的相邻立柱的柱脚之间采用双立柱的浇筑方式,将相邻立柱的柱脚及二次顶推滑道一起进行浇筑;位于首尾的防护钢架处于边缘的柱脚采用单立柱的浇筑方式,将边缘的柱脚与二次顶推滑道一起检修浇筑。
其中,防护钢架顶推就位后,检查防护钢架垂直度及水平安全距离,确认无误后,采用细石混凝土充填密实,将顶推滑道填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在临近高压线桥梁周围指定位置设置用于防护钢架移动的滑道及支撑基础,同时搭建构造防护钢架;采用数控液压顶推技术分2次顶推迁移防护钢架,第1次顶推迁移防护钢架至高压线桥梁桥位旁侧,变轨进行第2次顶推牵引至滑道,以将防护钢架推动覆盖高压线桥梁进行防护。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桥梁施工安全,解决了桥梁结构临近高压线不迁改不能施工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临近高压线桥梁结构多点落地式钢架防护装置中顶推滑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6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罩颈枕一体化便携枕
- 下一篇:一种设有检测装置的活性炭物理吸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