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7373.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尹和桂;尹椅光;杨雨军;黄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和源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绿藻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收集网连接板,且收集网连接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销钉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通过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在收集网固定在过滤网的下方,在收集网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时便可以直接更换收集网,方便了收集网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绿藻清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现有的清除蓝绿藻的装置,蓝绿藻在经过过滤网时,不容易下沉到收集网的内部,对蓝绿藻的清除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而且收集网更换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后续的工作产生影响,而且粘附在过滤网上的蓝绿藻不好清理,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减少,增大了企业的花费。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蓝绿藻不易下沉,收集网更换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收集网连接板,且收集网连接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销钉孔,所述销钉孔的内部插接有销钉,且销钉的另一端插接至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收集网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网。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的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通过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在收集网固定在过滤网的下方,在收集网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时便可以直接更换收集网,方便了收集网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絮凝剂箱体,所述絮凝剂箱体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絮凝剂箱体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输剂管,且第一输剂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输剂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输剂管,且第二输剂管的底端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输剂孔,所述输剂孔的内部插接有喷头,所述絮凝剂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注剂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所述传动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滑块的一端焊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焊接有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在河岸的两侧,且与河岸水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开有矩形通孔,且过滤网安装在矩形通孔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和源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和源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7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支架、扭力梁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变速器通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