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双主轴轴承套圈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8090.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杜三明;张宏;张永振;贺甜甜;刘建;岳赟;傅丽华;郑晓猛;张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铁木肯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6 | 分类号: | B24B19/06;B24B27/00;B24B41/06;B24B47/12;B24B49/12;B24B53/075;B23H1/00;B23H1/10;B23H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杨景章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主轴 轴承 磨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双主轴轴承套圈磨床,包括床身、安装平台、第一主轴、测量装置、第二主轴、X向移动平台、电磁无心夹具、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和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所述的床身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面X轴向一侧设置有X向平行导轨,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从左到右依次水平设置在安装平台X轴向的另一侧,上下料装置设置在安装平台左端,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之间,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设置在第二主轴右侧;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上均设置有在线电解修锐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轴承套圈的半精磨和精磨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滚道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卧式双主轴轴承套圈磨床。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重要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对轴承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更换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对设备整机性能的保证,甚至要求定期对设备上的同一型号的轴承全部更换,这就要求对这些轴承的使用寿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预测,而对整批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时,整个批次的同型轴承之间,各项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才能保证预测结果的合理有效。
在轴承内圈的磨削加工中,内圈滚道的半精磨和精磨加工对保证内圈滚道的一致性有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内圈滚道磨床,包括数控内圈滚道磨床,基本都采用单一主轴的加工方式,在对轴承套圈批次加工时,一台机床对应某一固定的工序,半精磨和精磨是分开的,这样加工效率高;但反映到轴承内圈滚道的一致性时,由于不同的机床之间存在装夹误差和磨头尺寸外形之间的误差,即使加工出的合格产品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些细小的差距,从而影响到整批产品的一致性。
目前,国内对内圈滚道的加工中,较为先进的是采用自动流水线的加工方式,但其半精磨和精磨两个工序也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其中也必须经过两次上下料和两次装夹,不论其装夹定位机构有多精密,二次装夹过程中仍必然存在一定的定位误差,这就造成内圈滚道表面外形尺寸的一致性较差,即使经过超精,也无法彻底消除这种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影响轴承装配后的整体质量,生产出的轴承整体一致性也不是很好,从而影响对轴承寿命的预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卧式双主轴轴承套圈磨床,通过设计双磨头、可二维移动的工件装夹机构、可二维移动的砂轮整形机构,并采用电火花砂轮修整技术和磨头在线电解修锐技术,实现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对轴承内圈滚道的半精磨和精磨的加工,可降低轴承内圈滚道加工过程的装夹误差,同时两个工序的磨头采用同一修整机构,修整出的磨头一致性好,从而得到加工尺寸较为一致的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铁木肯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铁木肯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8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粒子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多功能显示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