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8869.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壹玖肆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4 | 分类号: | B65G27/04;B65G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检测 器用 二极管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本体,振动盘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中内侧板的顶部卡接有三组固定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振动盘本体的上方呈圆周固定有上料斗,能够将汽车检测器的二极管放置在其内腔中,使二极管能够随着振动盘本体的振动,而缓慢的从上料斗的内腔中通过下料口滑落到振动盘本体的内腔中,减少二极管与振动盘本体之间的碰撞损伤现象,而且通过固定插杆和定位插孔的相互配合,方便将上料斗安装固定在支撑顶板上以及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向上料斗的内腔中上料,以及对上料斗的维护,减少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检测器,更标准的称谓应该是:交通信息检测器。目前国内外在交通检测系统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大量应用了电磁传感技术、超声传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相应地,交通信息检测器主要有:电感环检测器(环型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红外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等。
车辆检测器中含有较多的二极管结构,现有用于二极管的输送结构多数采用振动盘进行输送,而对于向振动盘中的上料,多数采用人工直接倾倒或机械手抓取的方式进行上料,前者容易因为倾倒而造成二极管与振动盘之间的碰撞而造成二者的损伤现象,后者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用于二极管的输送结构多数采用振动盘进行输送,而对于向振动盘中的上料,多数采用人工直接倾倒或机械手抓取的方式进行上料,前者容易因为倾倒而造成二极管与振动盘之间的碰撞而造成二者的损伤现象,后者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生产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本体,所述振动盘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中内侧板的顶部卡接有三组固定卡块,且三组固定卡块关于环形轨道的轴心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卡块的顶部竖向焊接有支撑连杆,三组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支撑环体,且支撑环体与环形轨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环体的上方倾斜焊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焊接有加固肋板,所述加固肋板与支撑顶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与支撑环体相配合的焊接卡槽,所述支撑顶板的外壁呈矩形开设有定位插孔,且四组定位插孔关于加固肋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安放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底部呈矩形焊接有与定位插孔相配合的固定插杆,所述上料斗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料斗的底端设置有锥形的下料口,所述振动盘本体的底部竖向均匀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与振动盘本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固定插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形轨道侧板相配合的弧形卡槽,且弧形卡槽与环形轨道的侧板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体与环形轨道的轴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支撑环体与焊接卡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杆与定位插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且固定插杆的长度大于定位插孔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开口尺寸大于单个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尺寸,且小于两个车辆检测器用二极管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壹玖肆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壹玖肆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8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气水连淬的设备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辆地磁感应器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