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绿化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0747.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寅;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正观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1F15/02;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银***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绿化 模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绿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绿化模块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架桥两侧的绿化带施工、灌溉不方便,更换植物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设置在建筑物本体上的主壳箱体以及给水管,给水管设置在主壳箱体底部,主壳箱体中部设有与所述给水管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顶部设有三通,主壳箱体两侧均设有绿植盒,所述三通的高度与绿植盒的高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架桥的立体绿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式绿化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表路面的面积有限,而车辆却有增无减,为了减少车辆交通拥堵,设置立交桥则可以疏散交通密度,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使得城市交通更加顺利。为了城市美化,提高城市影响力,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也逐渐受到各个城市的重视。
由于道路在规划改造过程中设置的绿化未向空间化发展,而城市道路两侧受视面以墙面及高架桥护栏居多,两侧通常没有土壤附着。城市建设单位为了改善景观、调节枯燥的行车环境,目前通常在高架桥的护栏顶部设置绿化带,然而目前的高架桥两侧的绿化带施工、灌溉均不方便,容易导致绿化植物死亡,后续养护成本高。另外,该绿化带安置之后,需要进行植物更换时也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至少一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化带灌溉更加方便的轨道式绿化模块装置,其实施成本低、实施过程对环境无污染、可分路段作文化包装、快速安装、集成灌溉、低成本应季更换绿植、技术成熟安全、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轨道式绿化模块装置,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设置在建筑物本体上的主壳箱体以及给水管,给水管设置在主壳箱体底部,主壳箱体中部设有与所述给水管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顶部设有三通,主壳箱体两侧均设有绿植体,所述三通的高度与绿植体的高度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绿植体上设有透水孔,所述给水管外套设有安装轨道,安装轨道的顶面设有过盈溢水孔,所述透水孔与过盈溢水孔连通,安装轨道的侧面还设有排水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壳箱体内底部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与安装轨道相适配的凸块,主壳箱体内底部在凸块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凸块顶部表面设有与所述过盈溢水孔相连通的开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均还设有吸水泡沫。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水泡沫的高度低于凸块顶部表面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壳箱体内底部还设有M型引导轨道,M型引导轨道顶部为V型排水槽,V型排水槽两端固定在建筑物本体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波纹管,波纹管的底部与给水管连通,波纹管上还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可设为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或泄压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轨道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物本体上,主壳箱体与安装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组件固定在安装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管的端部设置三通,同时在主壳箱体的两侧设置绿植体,这样出水管端部喷水时两组绿植体均能得到良好均匀的水分,利于植物的生长。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绿植体还能从主壳箱体中灵活取出,利于整体的维护以及植物的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轨道,当遇到连续降雨的雨季或者绿植体中水分偏多时,多余的水分便通过绿植体上的透水孔流出并随着安装轨道排出,这样便能够更好的保障植物良好的生长,同时也能够使多余水分很好的外排以及回收利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块,便于绿植体的安装以及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而主壳箱体内凹槽中设置有吸水泡沫,这样可对部分多余水分进行储存,在绿植体中培土水分缺失时,吸水泡沫中的水分形成补给,更好的保证了植物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正观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正观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0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