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1194.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3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言红红;郑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一 系列 流动 生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净化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过滤网,净化箱底部的中端开设有进水孔,净化箱顶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水孔,外壳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起到了搅拌的效果,提高净化颗粒吸收能力,通过净化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过滤网,起到了防止净化颗粒的流失,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流化床存在净化颗粒吸收不完整,导致浪费了净化颗粒,增加了净化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生物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
背景技术
生物流化床,是以砂、活性炭、焦炭一类的较小的惰性颗粒为载体充填在床内,载体表面被生物膜覆着,污水以一定流速从下向上流动,使载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但现有的生物流化床存在净化颗粒吸收不完整,导致浪费了净化颗粒,增加了净化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具备均匀吸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流化床存在净化颗粒吸收不完整,导致浪费了净化颗粒,增加了净化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五合一系列流动生物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净化箱底部的中端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净化箱顶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外壳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外壳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正表面的顶部嵌设有显示屏,所述电控箱正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外壳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贯穿外壳顶部的右侧并延伸至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外壳左侧的底部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外壳左侧的下端连通,所述净化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底部的右侧开设有排料口,且排料口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磁。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腿活动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刹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起到了搅拌的效果,提高净化颗粒吸收能力,通过净化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过滤网,起到了防止净化颗粒的流失,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流化床存在净化颗粒吸收不完整,导致浪费了净化颗粒,增加了净化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净化箱;3、支撑杆;4、导流板;5、进水孔;6、电控箱;7、抽水机;8、转动杆;9、搅拌杆;10、过滤网;11、出水孔;12、外壳;13、电机;14、导流网;15、水泵;16、显示屏;17、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1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治理用抽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久加强型双层止水伸缩装置中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