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烟气微生物法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8409.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华;吴伟成;李坤;朱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86;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周长福 |
地址: | 61001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热炉 烟气 微生物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热炉烟气微生物法脱硫塔,包括前置氧化催化单元和滴滤脱硫脱硝塔,所述前置氧化催化单元包括排气管,在该排气管中固定安装有真空离子管和位于真空离子管后方的UV光催化管,并且该排气管入口端连接有引入废气的风机,该排气管的出口端连通于滴滤脱硫脱硝塔的底部;所述滴滤脱硫脱硝塔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排空烟囱和集料池,并在所述滴滤脱硫脱硝塔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数层间隔排布的微生物填料;本实用新型脱硫和脱硝效率高的脱硫塔,有效解决了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烟气技术面临的难点(如,影响因子、堵塞问题、占地问题);并且设备简单、二次污染少、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提高了环保经济效益,属于一种绿色环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设备,具体讲是一种矿热炉烟气微生物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愈加重要以及治理的需求。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大气〔2019〕53号)文,对生物法的适用定位,该方案在“推进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章节中明确:生物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废气治理。
矿热炉烟气特点;烟尘重、烟气量大、浓度低(指SO2、NOx),主要成分为烟尘、二氧化琉(SO2)、氮氧化物(NOx)等称为废气。目前,矿热炉烟气的烟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烟气中的二氧化琉(SO2)和氮氧化物(NOx)基本是没有治理的有效措施。矿热炉烟气的特点,决定了可以适用于微生物法处理工艺设备。
目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收技术,以各种物理方法为主,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吸收、过滤、分离,再资源化循环利用。包括吸附、冷凝、膜分离、吸收等技术。另一类是分解技术,以化学处理和微生物处理方法为主,把排放的烟气分解化转化为其他无毒无害物质。包括了等离子体、化学吸收、紫外光(催化)氧化、微生物处理等技术。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烟气处理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湿式石灰石膏法为主,但该技术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制约因素多等问题,而且还需设置大规模的排水处理装置。此外,随脱硫处理而产生的副产品石膏虽然目前得到有效利用。但由于石膏销售市场有限,未来情况如何仍难判断。为此,应该确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更为可行的无排水的排烟处理装置作为将来的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干法脱硝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市场应用最广(约占60%烟气脱硝市场)、技术最成熟的脱硝技术,其原理是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含有NH¬3自由基的还原剂,在高温下直接(或催化剂的协同下)与烟气中的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NOx还原成氮气和水。但该技术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由于化学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而对于矿热炉来说,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工艺上行不通。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脱硫和脱硝效率高的脱硫塔,有效解决了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烟气技术面临的难点(如,影响因子、堵塞问题、占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二次污染少、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提高了环保经济效益,属于一种绿色环保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矿热炉烟气微生物法脱硫塔,包括前置氧化催化单元和滴滤脱硫脱硝塔,所述前置氧化催化单元包括排气管,在该排气管中固定安装有真空离子管和位于真空离子管后方的UV光催化管,并且该排气管入口端连接有引入废气的风机,该排气管的出口端连通于滴滤脱硫脱硝塔的底部,
所述滴滤脱硫脱硝塔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排空烟囱和集料池,并在所述滴滤脱硫脱硝塔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数层间隔排布的微生物填料,在每个微生物填料的上方均安装有间歇喷淋管,在所述滴滤脱硫脱硝塔外侧设置有与间歇喷淋管连接的水管,该水管底部连接有水泵,
所述集料池侧面设置有高度低于该集料池高度的塔外竖流式沉淀池,同时所述集料池与塔外竖流式沉淀池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8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辅助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