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8491.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乐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却 排污 水处理 过程 浓缩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浓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所述软化反应系统还连通有对下层污泥处理的斜管污泥沉淀脱水系统,所述软化反应系统连通有对上层液体进行过滤的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连通有树脂软化器,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水与树脂软化器再生废水回流至调节池内,所述树脂软化器连通有膜过滤系统。采用复合式软化,除硬彻底,利用多组反渗透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回收率可达90%以上,即可达到循环排污水120倍以上的浓缩效果,系统回收率高,产水水质好,可回用;全程高PH值条件下运行,消除了硅结垢的风险,运行稳定,设备易清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浓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通常用量大,为减少对系统的腐蚀和结垢污堵,通常采用排污加补水的转换方式来保证水质,排放量较大,耗水多。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之前的粗放式用水方式慢慢被淘汰。
循环排污水的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目前通常采用“机械过滤”、“混凝沉淀+过滤”、“过滤+膜脱盐浓缩”处理方法,但依然存在回用水质差、回收率不高、膜浓缩量大等问题,因此高倍回收、或者说浓缩液的再回收依然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浓缩液的再回收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出水管连通软化反应系统,所述软化反应系统还连通有对下层污泥处理的斜管污泥沉淀脱水系统,所述软化反应系统连通有对上层液体进行过滤的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连通有树脂软化器,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水与树脂软化器再生废水回流至调节池内,所述树脂软化器连通有膜过滤系统。
优选的,所述软化反应系统包括与调节池出水管连通的PH调节池、与PH调节池出水管连通的碳酸钠反应池、与碳酸钠反应池出水管连通的PAC反应池以及与PAC反应池出水管连通的PAM反应池,PAM反应池与多介质过滤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斜管污泥沉淀脱水系统包括与PAM反应池连通的污泥浓缩池以及与污泥浓缩池连通将污泥压成泥饼的板框压滤机,PAM反应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的污泥管道连接有一分支管道,用于污泥回流到PH调节池内,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与板框压滤机所产滤液回流至调节池内。
优选的,所述膜过滤系统依次包括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浓水反渗透系统和中高压反渗透系统,所述超滤系统采用错流式超滤,冲洗水、反洗水、化学清洗水、错流浓水均回流至调节池内,反渗透系统采用陶氏BW30FR-400/34i膜组件,设置三段,第二段、第三段设置增压泵,回收率设置75%~80%,反渗透系统的产水池内调节PH至6-9,达到回用标准,产水回用,浓水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采用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采用陶氏XC70膜组件,设置两段,第二段设置增压泵,回收率设置40%~50%,中高压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采用浓水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采用陶氏XC70膜组件,设置1段,设置浓水循环,回收率设置30%~40%,浓水反渗透系统与中高压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均回流至反渗透系统的给水池,再回收。
优选的,所述PH调节池、碳酸钠反应池、PAC反应池和PAM反应池内均设置有用于搅拌的搅拌机以及储药配药加药系统,所述PH调节池内安装有一带自清洗功能的PH在线监测仪,PH调节池控制PH值10~10.5,碳酸钠投药量与原水硬度质量比1:2,PAC投药量为50ppm,PAM投药量1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乐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乐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8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传能白光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震硅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