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392.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存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华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轨道交通 系统 轨道 交叉 转换 装置 | ||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轨道承载台、转动盘、转接轨和能够驱动转动盘转动的转动盘驱动装置;轨道承载台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转动盘可转动安装在轨道承载台的中央部位,转接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并且处在转动盘正下方,轨道承载台上设有四个轨道挂接部,每个轨道挂接部下侧分别设有一过渡轨道段,四个过渡轨道段沿转动盘的周向分布并且均处在转接轨外侧,其中两个过渡轨道段的中心线处在一直线上,另两个过渡轨道段的中心线处在另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四个轨道挂接部与空中轨道相应的四个轨道端头连接,结合支撑架的支撑作用,能够牢固地安装在空中轨道的X形交汇处,实现轨道转换,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市区交通解决方案主要是城市交通立体化,通过改原先的道路平面交叉为立体交叉,一些大城市还利用地下交通与地面交通相结合,起到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但是兴建该类交通设施资金投入量大、施工周期长,尤其是地下工程的实施,还受当地的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制约。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交通方案,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但这种方案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虽然方便了公交运行,却影响了其他各类车辆的畅通。
于是人们想到采用空中轨道,配合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车辆的方式,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上述空中轨道为离地面一定高度的轨道,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车站;车辆在空中轨道上运行,到达车站时停下来上下客。通常,空中轨道供多个不同路线的车辆共用,空中轨道呈网状,存在多个X形交汇处或Y形交汇处,在这些交汇处需要设置轨道转换或切换装置,使车辆运行至交汇处时能够沿预定的线路继续运行。现有的用于X形交汇处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大多存在与空中轨道主体结合不够牢固或操作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这种轨道交叉转换装置能够牢固地安装在空中轨道的X形交汇处,实现轨道转换,且操作方便。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轨道承载台、转动盘、转接轨和能够驱动转动盘转动的转动盘驱动装置;轨道承载台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转动盘可转动安装在轨道承载台的中央部位,转接轨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并且处在转动盘正下方,轨道承载台上设有四个轨道挂接部,每个轨道挂接部下侧分别设有一过渡轨道段,四个过渡轨道段沿转动盘的周向分布并且均处在转接轨外侧,其中两个过渡轨道段的中心线处在一直线上,另两个过渡轨道段的中心线处在另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叉转换装置作为本申请人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设置在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空中轨道的X形交汇处。在X形交汇处,空中轨道共有四个轨道端头(轨道端头是指一段空中轨道的端部),其中两个轨道端头相互对准,另两个轨道端头相互对准;轨道承载台上的四个轨道挂接部分别挂接在这四个轨道端头上(安装就位后可将轨道挂接部与对应的轨道端头焊接),从而将轨道交叉转换装置固定在空中轨道上;四个过渡轨道段分别与这四个轨道端头接续。在X形交汇处,当车辆需要从一轨道端头越过与其对准的另一个轨道端头时,转动盘驱动装置预先驱动转动盘转动,使转接轨转动至与这两个轨道端头对应的位置,此时这两个过渡轨道段通过转接轨、对应的两个过渡轨道段接续,转接轨的中心线与这两个过渡轨道段的中心线处在一直线上,从而使这两个轨道端头、两个过渡轨道段和转接轨连成一线,使车辆能够顺利通过X形交汇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存,未经陈敬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