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豆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630.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邦;徐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市福达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76002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豆巴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豆巴机,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制作时环境比较热、工人比较累,使用大型豆巴机制作时颗粒状的配料和浆料不能充分混合以及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能加热的锅体,锅体上装有置于锅体外部的注浆装置和置于锅体内部的成型装置,注浆装置将混合有颗粒状配料的浆料经注糊勺注入成型装置内的成型碗内,注有浆料的成型碗被链条输送至锅体里的食用油中被炸至成型,炸透的豆巴漂浮在食用油的液面上被上层网链上的刮板刮到下层网链并被输送出锅体;本装置体积小,可以与不同型号的锅体配合使用,不需要配备气源,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膨化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豆巴机。
背景技术
传统豆巴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面粉和米粉调制成糊状,然后在浆料中加入花生、黄豆等颗粒状的配料并搅拌均匀,最后将混合有颗粒状配料的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油炸;目前豆巴机制作豆巴时通常使用气动抽压或启闭阀门的方式往模具中注糊,这些注糊方式只能往模具中注入流动的浆料,颗粒状的配料无法随浆糊一起注入到模具中,需要人手动将颗粒状的配料撒在浆料的表面,这样不仅使颗粒状的配料不能均匀分布而且在油炸时还容易脱落下来;另外,豆巴机一般个体比较大、占地面积大、价格高,注浆系统采用气动驱动,需要配备气源,适合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厂,然而做豆巴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小作坊、个体工商户,他们生产场地小、资金少、产量也小,不需要太大的设备,但是手工制作环境比较热,工人比较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小型豆巴机,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制作时环境比较热、工人比较累,使用大型豆巴机制作时颗粒状的配料和浆料不能充分混合以及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能加热的锅体,锅体内有一个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两个前后平行且竖向间隔放置的立板,每个立板内侧分别装有一组链轮,每组链轮上各装有一个闭合的链条,两组链轮链条相同且同步传动,两个链条上均布有多个置于两个链条之间且能随两组链条同步运动的托盘,每个托盘的一端铰接在两组链条上,另一端能围绕铰接端转动,每个托盘上固定有一排成型碗;锅体外部靠近成型装置的一侧有一个前后方向水平放置的翻转轴,翻转轴能上下往复运动且能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翻转轴上固定有多个与成型碗一一对应的注糊勺,每个注糊勺的两端分别置于翻转轴的两侧;当翻转轴与注糊勺向上移动至最高点时,翻转轴带动注糊勺转动,使注糊勺内的浆料从其非勺头端流出,此时流出的浆料能流入其中一个保持水平状的托盘上的成型碗内,当注糊勺内的浆料完全流入对应的成型碗内时,翻转轴转动带动注糊勺复位,然后翻转轴与注糊勺向下移动至最低点,盛有浆料的托盘保持水平状下降一定的高度后,围绕其铰接端翻转并逐渐恢复至水平状。
本实用新型完全模仿了手工制作豆巴的步骤,解决了人工制作时环境比较热、工人比较累,使用大型豆巴机制作时颗粒状的配料和浆料不能充分混合以及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注浆装置和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沿A向看去的第一链轮经一对齿轮副与第三电机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俯视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C-C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D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导轨、链轮、链条、托盘和成型碗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市福达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商丘市福达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