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压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1856.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亦杰;杨周;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一筒体支撑组件、一筒体压紧组件、两组筒体升降组件、两组筒体顶出组件、两组轴承支撑组件和两组轴承压入组件。其中,机架设有台面,筒体支撑组件安装在台面中心,筒体压紧组件安装在筒体支撑组件正上方,轴承压入组件、轴承支撑组件、筒体顶出组件和筒体升降组件均对称安装在筒体支撑组件两侧的台面上;在筒体支撑组件同侧的轴承压入组件、轴承支撑组件、筒体顶出组件和筒体升降组件为自外向中心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辊筒、轴芯、轴承的同心度和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压入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辊筒在生产制造型企业和物流行业随处可见,辊筒结构如图7所示,由筒体81、设于筒体81内的轴芯82和用于连接轴芯82和筒体81的轴承83构成,而在现有技术中,辊筒装配作业时,筒体、轴芯与轴承的装配大都采用人工手动作业方式,敲击轴承使其内外圈分别与轴芯和筒体固定,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轴承压装不达标的现象,无法保证辊筒、轴芯、轴承的同心度,产品报废高,生产成本大,而对于大型辊筒,筒体和轴芯都比较重,人工操作也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压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辊筒、轴芯、轴承装配过程中同心度差、安装效率低及人工操作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组筒体升降组件、两组轴承支撑组件和两组轴承压入组件,所述机架设有台面,两组所述轴承压入组件、轴承支撑组件和筒体升降组件均对称安装在台面两端,且轴承压入组件位于最外侧,筒体升降组件位于最内侧;所述筒体升降组件设有托板和竖直向上的托举气缸,所述托举气缸缸体与台面固定,托板固定安装在托举气缸活塞杆顶部,所述托板上端设有与筒体外壁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轴承支撑组件设有轴承支架和水平横向安装的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缸体与台面固定连接,推送气缸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内侧上端设有与筒体端部外壁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面和连接在第二弧形面外侧与轴承外圈外壁相匹配的第三弧形面,且第二弧形面与第三弧形面的高度差恰好是轴承固定安装在筒体内时轴承外圈外壁到筒体外壁的厚度;所述轴承压入组件设有调芯头、弹簧、冲压头、固定座和水平横向安装的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缸体与台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冲压气缸活塞杆前端,冲压头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前端面上,冲压头的外径小于轴承外圈外径且大于轴承内圈内径,冲压头与固定座所形成的整体的前端设有一与冲压气缸活塞杆的轴线共线的限位槽,所述调芯头前细后粗,后端外径与限位槽相匹配,其后端通过弹簧可滑动的限位在限位槽内,其前端伸出冲压头,调芯头前端面处设有锥形导向面,调芯头前端设有锥形导向面,所述调芯头、限位槽、第二弧形面和第三弧形面的轴线共线,所述调芯头的外径小于轴承内圈内径大于轴芯端头设置的定芯孔孔径,弹簧在初始状态下时,调芯头导向面的根部到冲压头前端面的距离大于需要压入的若干个轴承的厚度和,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时,调芯头导向面的根部可缩入到限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彩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1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切割锯自动推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