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2132.X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富;缪磊;马伟;冯小平;杜高峰;高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唐岩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焊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焊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声波焊接效率低、焊接速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输送带、沿着输送带输送方向运动的双工位载具、位于输送带上的焊接装置以及一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若干组数字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反馈;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实现顶升定位;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实现水平定位;控制端,与所述数字化传感器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及焊接装置动作。本实用新型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波焊接机是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摩擦原理把超声波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经由传动子、焊头传至待焊接工件,利用振动产生的热能打破分子结构,使工件表面熔融接合的新型设备。
一般超声波焊接机的组成部分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控制器和机械传动部分,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频率20HZ的超声波,通过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正,并经放大器将其振幅放大后作用于焊头,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焊头的动作,压紧工件,通过振动焊头使得被焊的工件焊线充分融化。
超声波焊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通常是将待焊接的工件置于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下进行焊接,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焊接速率低下的问题,现有提高超声波焊接效率和速度的方式有多种,利用机械手臂抓取工件至超声波焊接机进行焊接,但利用机械手臂的方式成本较高;或是利用流水线与机械手臂配合的方式,将流水线上的工件通过机械手臂抓取至超声波焊接机焊接完成后再通过机械手臂抓取至流水线上,这样较单个的机械手臂的方式更加提升了焊接速率和效率,但是机械手臂的价格高,仍然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流水线加机械手臂的方式需要对流水线输送带的进料速度进行精准控制,否则就会导致流水线上的待焊接工件堆积,这样的方式成本高且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超声波焊接效率低、焊接速率低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超声波焊接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声波焊接系统,包括输送带、沿着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运动的双工位载具、位于所述输送带上的焊接装置以及一控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
若干组数字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反馈;
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实现顶升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用于对所述双工位载具实现水平定位;
控制端,与所述数字化传感器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及焊接装置动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连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均连接于同一顶升气缸上,并且所述双工位载具两侧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相邻所述定位孔的距离与相邻所述定位销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输送带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形成供所述双工位载具沿输送方向运动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工位载具一侧且通过安装架固定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与所述双工位载具匹配的第一抵接件,并且所述双工位载具相对所述气缸的另一侧设有通过安装架固定于所述输送带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限位件连接有与所述双工位载具匹配的第二抵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