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刺激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2195.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芳;蔡文智;徐玲玲;林云志;郑晓彬;曾小云;金晶;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刺激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刺激电极装置,包括连接板、插头、电线以及金属电极,所述电线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电线另一端与插头连接,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设有贯通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部件上设有贯通开口可供夹子的夹片穿过并将刺激电极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肌电图检查,亦可通过金属电极与指环电极转换器转换连接构成指环电极使用,从而达到了减少医护人员的重复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降低了器材损耗。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刺激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是指用肌电仪记录下来的肌肉生物电图形,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以结合临床对疾病做出诊断,肌电图仪通常由放大器、示波器、记录仪、监听器、刺激器和平均器等组成。
但临床上使用肌电图仪器做感觉神经传导(顺向法)检查时,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刺激电极,这会增加医用器械部件的损坏风险,并且降低工作的效率;同时,肌电图操作者长期手持刺激电极,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会增加腕管综合征的风险;特殊疾病患者不能保持固定姿势,降低患者舒适感;且刺激电极的固定方式单一,增加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方式多样的多功能刺激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刺激电极装置,包括连接板、插头、电线以及金属电极,所述电线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电线的另一端与插头连接,所述连接板表面设有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设有贯通开口。
进一步,还包括夹子,所述夹子的夹片穿过贯通开口实现与绝缘部件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夹子的表面设有滑动轨道。
进一步,还包括指环电极转化器,所述指环电极转化器还包括金属凹槽以及金属细丝;所述金属凹槽与金属电极连接,所述金属细丝弯曲成“U”型,所述金属细丝两端均与金属凹槽底部相连。
进一步,所述金属细丝上设置有绝缘环。
进一步,所述电线的表面设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表面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部件上设有贯通开口可供夹子的夹片穿过并将刺激电极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肌电图检查,亦可通过金属电极与指环电极转换器转换连接构成指环电极使用,从而达到了减少医护人员的重复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降低了器材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电极转化器;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连接板;102、插头;103、电线;104、金属电极;105、绝缘部件;106、贯通开口;107、凹槽;201、夹子;202、滑动轨道;301、指环电极转化器;302、金属凹槽;303、金属细丝;304、绝缘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牧兽医用哺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智能屏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