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2951.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苗晓飞;周志勇;叶建民;郑海山;翁吴星;张光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前模的A板;A板于前模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每个行位分别与前模抵接,构成型腔;A板对应每个行位设置有氮气弹簧,通过氮气弹簧驱动行位;每个行位上还设置有行程拉杆,行程拉杆的一端安装于行位上,另一端安装于A板上,通过行程拉杆对行位的运动起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模两侧设置行位的设计,简化了模具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行位的运动实现在前模上完成脱模动作,极大地降低了开模难度,节约开模时间,提高注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的行位一般设计于B板上。因一些特殊产品的设计需要,上述特殊产品于A板上的前模注塑成型,且需要在前模上完成脱模动作,受限于行位的设计方式,如继续将行位设计于B板上,行位等结构设计较为困难,会使得模具结构非常复杂,设计难度高,增加了模具设计及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产品注塑完成后,开模过程较为复杂,开模难度大,注塑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前模的A板;所述A板于所述前模两侧分别设置有行位,每个所述行位分别与所述前模抵接,用于构成型腔;
所述A板对应每个所述行位的位置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槽,对应的,每个所述行位上设置有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内安装有弹簧件,且所述弹簧件的顶部穿出所述弹簧安装槽并插入所述弹簧定位槽内,于所述A 板与行位之间提供一个弹力。
优选地,每个所述行位上还设置有若干根行程拉杆;若干根所述行程拉杆的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行位上,另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A板上,通过行程拉杆对行位的运动起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A板与每个所述行位之间设置有耐磨片。
优选地,所述弹簧件为氮气弹簧。
优选地,所述氮气弹簧通过一个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弹簧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模两侧设置行位的设计,简化了模具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行位的运动实现在前模上完成脱模动作,极大地降低了开模难度,节约开模时间,提高注塑效率;
2、优选方案中耐磨片的应用,有效避免A板与行位接触,A板不会因行位运动而造成磨损,延长了A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A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A板后结构的剖面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料用均匀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盒装箱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