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式三折车蓬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5535.X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麦克·杨;阎锡昶;仝剑锋;陈连骏;田传金;魏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昂机电实业(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式 三折车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式三折车蓬,包括三片通过橡胶铰链连接的前折板、中折板和后折板,前折板包括本体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内各设置一个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中各设置一个前手把;后折板包括本体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各设置一个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中各设置一个后手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车蓬的强度,提高了手把与车厢固定的稳定度,提高了车蓬外观的美观度,提高了使用便捷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蓬,尤其是涉及一种硬式三折车蓬。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硬式三折车蓬用于和车厢固定的手把基本是预埋在铝板中,因此铝板中间层需掏空并涂胶进行安装固定,这样对于铝板的厚度及涂胶量有着严格的要求,铝板的厚薄及涂胶量的多少都会对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大了生产的难度及产品的报废率。另外,由于现有技术车篷设计的局限性,即使滑动滑块,手把也仅能滑动至铝板的边缘,无法达到侧边框位置,这样使得手把上的挂钩钩面与车厢接触时无法呈平行状态,这样挂钩则会斜挂于车厢上,接触面积减小,不利于车厢的锁紧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硬式三折车蓬,将手把安装位置、手把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式三折车蓬,包括三片通过橡胶铰链连接的前折板、中折板和后折板,前折板包括本体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内各设置一个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中各设置一个前手把;后折板包括本体和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各设置一个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中各设置一个后手把。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滑道内设置滑块,滑块可以在第一滑道的范围内自由滑动,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位置设置一个沿前折板外边缘方向的第二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滑道内设置滑块,滑块可以在第二滑道的范围内自由滑动,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位置设置一个沿后折板外边缘方向的第二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道的外侧是前折板的外边缘,所述第二滑道的外侧是后折板的外边缘,所述硬式三折车蓬与车厢固定时,前折板的本体、后折板的本体位于车厢内,前折板的外边缘、后折板的外边缘与车厢直接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上开口的两个边缘设置有第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车蓬的强度,提高了手把与车厢固定的稳定度,提高了车蓬外观的美观度,提高了使用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手把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把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前手把与侧边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4是后手把与侧边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5是后手把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后手把与车厢配合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7是带有第三缺口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领域的硬式三折车蓬500,包括三片通过橡胶铰链连接的前折板501、中折板502和后折板503,在前折板50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道504,前手把505预埋在滑道中,同样的,后折板50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道,后把手506预埋在滑道中。正如在背景技术部分说明的情况,上述设计方案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为了克服这些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硬式三折车蓬作出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昂机电实业(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贝昂机电实业(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5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排放物便携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夹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