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6882.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洪艳萍;杨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5/08 | 分类号: | C01F5/08;C04B35/043;C04B35/6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镁 原料 生产 镁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系统,包括滤饼贮仓、箱式给料机、锤式破碎干燥机、悬浮焙烧装置、高温高压压球系统、斗式提升机、电炉供料仓及电炉熔炼系统;工艺过程为:将海水或卤水制得的氢氧化镁滤饼,经箱式给料机送入锤式破碎干燥机中进行粉碎、干燥,粉碎、干燥后的氢氧化镁粉料随干燥风一起进入悬浮焙烧装置进行预热、焙烧,得到的氧化镁送入高温高压压球系统中进行循环热压,得到的氧化镁球通过斗式提升机存入电炉供料仓,之后送入电炉熔炼系统内熔炼,制得电熔镁砂产品。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并且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质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和电熔是制备镁砂的两种主要工艺,其中,烧结工艺是以天然气、重油等为燃料,在耐火窑炉中于1500~2300℃温度范围内煅烧生产镁砂;电熔工艺是利用电能在电弧炉内将镁质原料熔炼到3000℃以上制得电熔镁砂产品。电熔镁砂产品中的主晶相方镁石晶粒更加粗大、结构更加致密,在2300℃以上仍能保持稳定,其高温强度、抗渣性、耐冲刷性及抗水化性均较烧结镁砂优越,其中的大结晶镁砂产品还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电熔镁产品除作为优质耐火材料原料用在冶金、建材、玻璃、水泥等行业外,还可用作电力、航天、国防、核工业等领域的高端原材料。
目前,世界上生产镁砂的原料主要是天然菱镁矿以及海水、卤水中提取的富镁原料。我国辽宁地区有优质的菱镁矿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成为全球镁砂市场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长期以来的无序、粗放开采,导致矿石品质下降、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同时,我国海水和卤水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生几千万吨富镁的浓海水和卤水,以海水和卤水化学处理后的氢氧化镁为原料,可制得纯度98%以上、体积密度3.45g/cm3以上的镁砂产品。以氢氧化镁为原料制备镁砂的现有技术以烧结工艺为主,且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国内相关生产企业还很少。
近年来,炉窑烟气的处理要求逐渐提高,除了粉尘外,还需要处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特别是采用烧结工艺的高温窑炉中氮氧化物浓度高、处理费用高,大幅拉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电炉生产中的烟气主要含有粉尘,基本没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时我国发电、供电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工业用电价格逐步降低,使得电熔工艺生产镁砂的价格优势日益凸显。
本实用新型针对菱镁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将以海水或卤水制得的优质富镁原料与电熔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工艺及系统,有利于缩短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推广节能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对促进镁资源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系统,以海水或卤水制得的氢氧化镁为原料,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电熔工艺,制得高纯度、高密度、高附加值的电熔镁砂产品,其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并且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系统,包括滤饼贮仓、箱式给料机、锤式破碎干燥机、悬浮焙烧装置、高温高压压球系统、斗式提升机、电炉供料仓及电炉熔炼系统;所述滤饼贮仓的出料口与箱式给料机的进料口相连,箱式给料机的出料口连接锤式破碎干燥机的进料口,锤式破碎干燥机的出料口连接悬浮焙烧装置的进料口,悬浮焙烧装置的出料口连接高温高压压球系统的进料口,高温高压压球系统的出料口连接斗式提升机的上料端,斗式提升机的卸料端连接电炉供料仓的进料口,电炉供料仓的出料口连接电炉熔炼系统的进料口。
所述悬浮焙烧装置设烟气出口与烟气总管连接,烟气总管通过烟气输送管道一连接锤式破碎干燥机的干燥风入口,通过烟气输送管道二连接烟气净化系统的烟气入口,烟气净化系统的净烟气出口连接烟囱;烟气总管上设风机,烟气输送管道一、烟气输送管道二上分别设调节阀;烟气输送管道一上还设有冷风入口与冷风管道相连,冷风管道上也设有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6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