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7164.9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盛隆(中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75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降温 智能 调奶器 | ||
1.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壶盖上提手(1)、不锈钢内盖(5)、壶身进水管接头(8)、壶身进水管(10)、外把手(11)、发热盘(12)、耦合器母(14)、底座上盖导风件(16)、耦合器公硅胶(19)、发光二极管(20)、耦合器公(22)、壶身底座(23)、风扇(25)、水泵进水管(26)、水泵出水管(27)、水泵(28)、牙线夹(29)、主板(30)、飞机头(31)、电源线(32)、底座(34)、防滑硅胶粒(35)、炖盅盖硅胶(36)和炖盅盖(37),所述壶盖上提手(1)与壶盖下提手(2)内侧卡扣连接,所述壶盖下提手(2)紧密伸入于壶盖(3)顶部固定槽内侧,并且壶盖下提手(2)与不锈钢内盖(5)内侧设置的插销上端相固定,所述壶盖(3)边缘无缝粘合有壶盖硅胶(4),所述不锈钢内盖(5)采用间隙配合嵌入于壶身固定环(6)内侧,所述壶身固定环(6)于壶身(7)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壶身(7)右上端固定有壶身进水管接头(8),所述壶身(7)通过螺钉与内把手(9)左端锁紧固定,所述壶身进水管接头(8)通过壶身进水管(10)与壶身(7)右下端相连通,并且壶身进水管(10)位于内把手(9)和外把手(11)内侧,所述内把手(9)通过螺钉与外把手(11)左端紧密固定,所述壶身(7)与发热盘(12)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发热盘(12)与底座上盖(13)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耦合器母(14)固定安装于底座面板(18)内部上端,所述底座上盖(13)通过螺钉与底座上盖灯板(15)后端锁紧固定,所述底座上盖灯板(15)与底座上盖导风件(16)顶部固定,所述底座上盖灯板(15)后端卡扣连接有灯板透明件(17),所述底座上盖导风件(16)通过螺钉与底座面板(18)顶部锁紧固定,所述底座面板(18)底部无缝粘合有耦合器公硅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底座(23)与底座面板(18)底部紧密固定,所述壶身底座(23)内部等距分布有发光二极管(20),所述壶身底座(23)内侧边缘右端有壶身灯圈(21),所述耦合器公硅胶(19)与耦合器公(22)顶部无缝粘合,所述底座(34)通过螺钉与底座上盖(13)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底座(34)内侧前端固定有按键电路板(33),所述按键电路板(33)顶部安装固定有主板(30),所述底座面板(18)顶部前端安装有按键面板(24),所述风扇(25)通过螺钉紧固于底座(34)内部左右两侧,所述水泵(28)通过螺钉与底座(34)内部后端锁紧固定,所述水泵(28)通过水泵进水管(26),所述水泵(28)左前端插设有水泵出水管(27)、所述底座(34)内部下端固定有牙线夹(29),所述牙线夹(29)顶部固定有飞机头(31),并且电源线(32)贯穿于飞机头(31)内侧,所述底座(34)通过强力胶与防滑硅胶粒(35)顶部无缝粘合,所述壶身(7)内部插设有炖盅(38),所述炖盅盖(37)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入于炖盅(38)顶部,所述炖盅盖(37)顶部粘合固定有炖盅盖硅胶(36),所述炖盅(38)上端边缘固定有炖盅外硅胶(39),所述炖盅(38)上端固定安装有炖盅把手(40),所述炖盅(38)内侧上端无缝粘合有炖盅内硅胶(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炖盅盖硅胶(36)共设置有六个,并且炖盅盖硅胶(36)沿底座(34)底部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9)内侧设置有防滑纹,并且内把手(9)防滑纹沿内把手(9)内侧右端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炖盅把手(40)左右两侧设置有提手,并且炖盅把手(40)上端提手呈半圆饼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进水管(10)呈“U”字形状,并且壶身进水管(10)固定安装于内把手(9)和外把手(1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降温智能调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20)共设置有四个,并且发光二极管(20)沿壶身底座(23)内部上端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盛隆(中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鹏盛隆(中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71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多功能蓄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的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