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梁双轮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8128.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4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成;徐光建;肖宝成;刘红杰;刘文波;李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8 | 分类号: | B66C1/18;B66C13/08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2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轮 混凝土 预制构件 翻转 装置 | ||
一种单梁双轮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装置,包括横梁、上耳板、多孔连接板、槽轮架总成和复合环形吊装带;所述的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上耳板、多孔连接板和槽轮架总成;所述的多孔连接板通过焊接对称固定在横梁的底部;所述的槽轮架总成包括连接双耳板、连接架、槽轮、滑套、销轴、开口销和轴套,连接双耳板通过螺栓与多孔连接板连接,销轴分别穿过连接架、槽轮中心的滑套及轴套利用开口销与连接架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全实用,具有吊运装车等多种功能,根据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长度调节两槽轮架总成之间的距离,用天车配合人工拉动复合环形吊装带实现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意角度的快速翻转,具有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梁双轮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预制构件是装配式预制工厂的主要产品,在固定生产线上的产品达到强度后,按照程序由质量检查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验,这就需要将构件翻转90°或者180°来检查下面的各部细节尺寸或者是拆除芯模、查看是否存在缺陷等现状。
在车间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180°翻转是检查其反面存在缺陷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工艺需要必须拆除芯模或者对底面预埋件进行清理的时候,都要进行翻转,目前生产企业大都是利用车间内的天车来翻转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而翻转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单台天车配合专门的翻转合页架;
2)两台天车配合翻转(大型);
3)单台天车配合人工翻转构件(小型);
4)其它翻转方式。
使用成对的翻转合页架是最常用、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由于两套合页均需要固定在地面上,占用空间较大,只适合翻转大批量、较大型的预制构件,其它形式的翻转装置虽然用途比较广泛,但在操控过程均有利弊,且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断面近似矩形的混凝土构件,由于沿纵向两侧的偏心相对较少,需设计一种更加快捷轻便,简单可靠而且安全易行的装置,对楼板、行车道板等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单梁双轮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装置,该装置借助于天车和常用的环形吊装带,利用一对槽轮架总成通过手动拉动环形吊装带,使楼板、行车道板等预制构件翻转90°、180°等角度,安全、可靠的完成翻转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梁双轮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装置,包括横梁、上耳板、多孔连接板、槽轮架总成和复合环形吊装带;所述的横梁两端对称设置有上耳板、多孔连接板和槽轮架总成;所述的上耳板对称设置在横梁上部的两端;所述的多孔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横梁的底部,和上耳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槽轮架总成包括连接双耳板、连接架、槽轮、滑套、销轴、开口销和轴套;所述的连接架为钢板焊接而成的门字形框架结构,连接架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一连接双耳板,连接双耳板通过螺栓与多孔连接板连接,连接架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与销轴连接的通孔;所述的槽轮设置在连接架的门形框架内,槽轮的中心孔中设置一滑套,槽轮通过销轴穿过滑套与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的销轴为一端有凸台的T字形结构短轴,销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轴线垂直的连接开口销的通孔,此端穿过和连接架固定的轴套利用开口销与连接架连接。
所述的多孔连接板为T形钢结构,多孔连接板的竖板面上均布设置多个和槽轮架总成连接的通孔,多孔连接板的横板通过焊接和横梁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连接双耳板,其中间的卡槽与多孔连接板的竖板间隙配合。
所述的上耳板为U形双耳板结构,上耳板通过焊接和横梁的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滑套材质为铜套,滑套与槽轮过盈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8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垃圾压缩密封结构
- 下一篇:聚氨酯缓冲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