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0603.1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异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吸引槽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远离固定管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固定管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吸引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吸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吸引瓶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吸引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适合在狭隘地方使用,不伤害耳鼻喉腔室内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朵、鼻子和咽喉是人和外界连通的几个重要的关口,因为它们直接与外环境相连通,所以免不了会有异物进入从而造成堵塞,如果不及时将异物取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但传统方法主要是用异物钳伸入耳鼻喉内部进行取异物操作,而耳鼻喉内部狭隘,不便于操作,在用异物钳时容易造成内壁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具备方便在耳鼻喉腔内狭隘地方操作,不损伤耳鼻喉等优点,解决了狭隘地方不方便操作,取异物时容易对耳鼻喉造成伤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所述吸引槽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远离固定管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所述固定管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所述夹块靠近固定管中心的一侧开设有防滑齿,所述夹块远离固定管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扩腔块,所述吸引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所述吸引瓶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气垫为圆环结构,所述气垫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阀门,该结构设置,使得气垫内气体不足时,可以及时给气垫充气,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气囊的弹性大于气垫充气后的弹性,所述气囊和气垫通过导气管相连通,该结构设置,避免气垫内气体在没有外力挤压时进入气囊内,造成吸引槽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夹块正面为梯形结构,两个所述夹块之间的距离与吸引槽的直径相同,该结构设置,使得异物可以顺利进入吸引槽内部,避免夹块堵塞吸引槽。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把手正面为半圆环结构,所述把手半圆环结构中间空槽的大小与人手指的大小相同,所述把手靠近固定管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该结构设置,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取异物操作时手指的不适,增加了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橡胶管和吸引管均与吸引瓶相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负压吸引器能够正常工作,并带动吸引槽对异物进行吸引作业,所述负压吸引器与开关之间通过导线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负压吸引器可以收到开关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吸管和橡胶管,配合吸引管和负压吸引器,使得固定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器的吸力将异物吸入固定管内开设的吸引槽中,通过设置的气囊,配合气垫和导气管,使得较大的异物被吸入吸引槽中后,可以被气囊固定住,防止异物从固定管中掉出,通过设置的夹块,配合夹块上设置的防滑齿,使得无法进入吸引槽内部的异物可以被夹块夹住,提高了该装置对不同大小异物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0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牵引支架
- 下一篇:一种插秧机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