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4654.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彭粤铭;燕旭东;吴纯婉;钟桂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体位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涉及体位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和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插接有海绵条,所述床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上下摆动,所述床体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板。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海绵条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婴儿活动的时候避免床体对婴儿造成磕碰,通过限位板的上设置,可根据使用情况调节不同的高度,使体位调整更加灵活,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当限位板倾斜时,可拉动把手,将固定板拉伸,床单伸入孔洞内,然后固定板对床单进行限位,防止床单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位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的肠胃发育不良问题并不少见,尤其是先天性肠闭锁等疾病,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让新生儿身体尽量处于直立位,以促进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以及肠管发育,目前术后多依赖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抱起使其处于直立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且新生儿骨骼发育尚未完全,长时间将其抱立不利于骨骼发育,现有的体位调节装置存在调节角度不佳,调节后床单容易脱落且不方便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和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插接有海绵条,所述床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上下摆动,所述床体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轴。
可选的,所述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插接有固定柱。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床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海绵条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婴儿活动的时候避免床体对婴儿造成磕碰,通过限位板的上设置,可根据使用情况调节不同的高度,使体位调整更加灵活。
2、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当限位板倾斜时,可拉动把手,将固定板拉伸,床单伸入孔洞内,然后固定板对床单进行限位,防止床单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床体;3、海绵条;4、活动板;5、限位板;6、孔洞;7、固定板;8、复位弹簧;9、把手;10、固定槽;11、限位杆;12、转轴;13、连接板;14、连接孔;15、支撑杆;16、伸缩杆;17、支撑板;18、连接块;19、固定柱;20、移动轮;21、拉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4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能太阳能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牧草粉碎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