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观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6173.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汤尔英;蒋萍琴;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观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机台的料件承载装置、检测装置和夹料翻转装置,料件承载装置可活动地安装于机台且与检测装置相配合,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检测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料件承载装置承载的料件的顶面、侧面和底面,夹料翻转装置安装于其中一个检测装置的下方,夹料翻转装置与料件承载装置相配合,用于将料件翻转180°。该外观检测设备具备360°无死角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够适应于大批量细小精密零部件的检测,检测效率高、速度快、检测数据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又称为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是一种通讯工具,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在人民生活中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之一。
手机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细小精密零部件,在加工或者使用这些零部件时,需要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测,去除不良品。目前,对于这些零部件的外观检测和辨别大多是人工肉眼进行,但是由于这些细小精密零部件的体积小且数量多,而且料件一般只是尺寸大小不同,其外貌基本无法区分不同之处(比如圆环形料件),因此,人工检测或者人工与辅助设备结合进行检测的方式需长期高度的集中注意力,伴随着光源的补给,长时间的工作,工作人员容易分散注意力或因视觉疲劳而出现各种纰漏,最终无法确保检测质量,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外观检测设备,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机台的料件承载装置、检测装置和夹料翻转装置,料件承载装置可活动地安装于机台且与检测装置相配合,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检测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料件承载装置承载的料件的顶面、侧面和底面,夹料翻转装置安装于其中一个检测装置的下方,夹料翻转装置与料件承载装置相配合,用于将料件翻转180°。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料件承载装置用于承载料件并将料件输送至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进行检测,多个检测装置分别对料件的顶面、侧面和底面进行全面检测,每个检测装置检测完毕后马上上传数据与系统额定值进行对比,随即分辨料件的是否为良品。
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检测设备具备360°无死角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够适应于大批量细小精密零部件的检测,检测效率高、速度快、检测数据精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依次设置,料件承载装置可带动料件在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之间运动,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件的顶面,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件的侧面,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料件的底面。由此,本实用新型共设置三个检测装置,分别对料件的顶面、侧面和底面进行360°无死角的全面检测,保证检测后的良品料件零瑕疵、高品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架,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分别安装于安装架的前后两端且位于料件承载装置的上方,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镜头和第一补偿光源,第一检测镜头和第一补偿光源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前端且第一补偿光源位于第一检测镜头的下方,第三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检测镜头和第三补偿光源,第三检测镜头和第三补偿光源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后端且第三补偿光源位于第三检测镜头的下方。由此,各检测装置均设置有相应的补偿光源,与料件承载装置的光源相结合,光源充足,进而保证检测镜头的拍摄质量,提高比对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位于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之间,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镜头和第二补偿光源,第二检测镜头为多个,多个第二检测镜头安装于料件承载装置的四周,第二补偿光源安装于安装架且位于料件承载装置的上方。由此,第二检测镜头设置为多个,能够保证料件的侧面各处均检测到,进而实现360°无死角的检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6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螺旋道钉硫磺砂浆锚固工具
- 下一篇:翻转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