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8566.9 | 申请日: | 201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青;李松;杨扬;周箫;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雁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董霖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件预模 打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其提高了打孔的精准性,减少了使用危险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减少了使用危险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包括攻钻电机、钻机主体、夹头和钻头,钻机主体底端与夹头的顶端连接;还包括底座、立柱、滑套、滑套上挡块和横梁,两组底座顶端分别与两组立柱的底端连接,两组滑套分别套装在两组立柱的外侧壁上,滑套上挡块底端与左侧立柱的顶端连接,横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滑套的外侧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是一种用于冲压件预模打孔的辅助装置,其在打孔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包括攻钻电机、钻机主体、夹头和钻头,钻机主体底端与夹头的顶端连接,夹头的底端与钻头的顶端为可拆式连接;现有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使用时,打开钻机主体内部的攻钻电机,攻钻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夹头和钻头一起转动,旋转的钻头对冲压件预模进行打孔即可;现有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使用中发现,打孔操作时,工人手持钻机主体费力且定位不准,增加了危险性,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打孔操作时,冲压件预模没有合适的放置平台,增加了危险性,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打孔的精准性,减少了使用危险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减少了使用危险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包括攻钻电机、钻机主体、夹头和钻头,钻机主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攻钻电机上端与钻机主体内部顶端连接,攻钻电机的输出轴与攻钻电机联轴器的输入端连接,攻钻电机联轴器的输出端与夹头的输入端连接,夹头的输出端与钻头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两组底座、两组立柱、两组滑套、滑套上挡块和横梁,两组底座顶端分别与两组立柱的底端连接,两组滑套分别套装在两组立柱的外侧壁上,滑套上挡块底端与左侧立柱的顶端连接,横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滑套的外侧壁连接,钻机主体可滑动安装在横梁上;还包括四组支腿、平台、工作台和四组滑块,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平台的底端连接,并且左下角支腿的两个外侧壁与平台左下角的两个外侧壁对齐,右下角支腿的两个外侧壁与平台右下角的两个外侧壁对齐,左上角支腿的两个外侧壁与平台左上角的两个外侧壁对齐,右上角支腿的两个外侧壁与平台右上角的两个外侧壁对齐,平台顶端设置有两组Y轴导轨,左侧两组滑块底端与左侧Y轴导轨顶端滑动连接,右侧两组滑块底端与右侧Y轴导轨顶端滑动连接,四组滑块顶端与工作台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还包括Y轴电机、Y轴联轴器、Y轴丝杠和轴承支座,两组Y轴导轨底端分别与平台的顶端连接,左侧两组滑块和右侧两组滑块分别与两组Y轴导轨顶端滑动连接,四组滑块的顶端均与平台的底端连接,Y轴电机的左端与平台的右端连接,Y轴电机的输出端与Y轴联轴器的输入端连接,Y轴联轴器的输出端与Y轴丝杠的输入端连接,Y轴丝杠的输出端与轴承支座可转动连接,Y轴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与工作台上设置的螺母座螺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还包括Z轴电机和Z轴丝杠,Z轴电机的底端与左侧滑套上挡块的顶端连接,Z轴丝杠的输入端穿过滑套上挡块与Z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Z轴丝杠的底端与左侧底座的顶端可转动连接,Z轴丝杠外侧壁与横梁左侧内部螺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还包括手柄支架,手柄支架上设置有三组手柄,手柄支架后端与钻机主体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还包括地脚,四组地脚顶端分别与四组支腿的底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压件预模打孔机构,还包括X轴电机、齿轮、齿条和X轴导轨,X轴电机底端与钻机主体的顶端连接,齿轮顶端与X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的外齿与齿条的齿啮合连接,齿条前端与横梁的后端顶部连接,两组X轴导轨的后端与横梁的前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雁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雁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8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