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调节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2019.8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新华;王安廷;王敬好;尚亚楠;姚俊娜;马凤华;吴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邓治平;贾玉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调节 台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台灯,包括单片机,工作状态指示灯,亮度状态指示灯,晶振振荡器,AD转换器,光传感器,节能灯,红外信号发送接收器,USB接口,阻排,直流转换器,手动加亮度按钮,手动减亮度按钮。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根据环境亮度来自动调节亮度,多档位手动调节,终端设备智能控制等多项功能,不仅适用于学生,而且普遍适用于家用及其他各种开放式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台灯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台灯,特别是涉及到用APP随时随地检测控制台灯的状态等特殊的功能,是一种具有易控制、普适性的智能调节台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台灯尤其是供学生使用的台灯的简单调亮度方式主要是采用电阻的分压进行手动调节,这样的效果虽然能够起到调节台灯亮度的效果,但是需要人为的去调节台灯,这样不仅使本应该全神贯注的人分心关注台灯让自己感觉的疲劳感,还使得亮度调低后,本应供给台灯的电能白白消耗在电阻上,造成电能的浪费。并且市面上大多数台灯都是插电供电,这种方式严重限制了当插座不供电情况下台灯的使用,并且调节方式单调,仅仅只有强弱两种光强可供选择,在不同环境下,人们对光强的适应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简单两种光强的调节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台灯的便捷使用。
对于市场上目前存在的一些种类的节能高效的产品,如:插电式二档式普通台灯、USB接口的笔灯、USB接口的二档式led灯等都只是在节能方面有一些成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会依旧有不少的问题。
传统的台灯节能效果不好,不能自动调节亮度,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程序检测控制台灯的状态。
不同的环境下,人眼对光强的要求也不一样,过强过弱的光强都会让人眼觉得刺眼或者暗淡,这对人眼的健康具有一定的伤害。传统的台灯没有完全考虑人眼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光照的需求,调节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室内环境自动进行调节亮度,台灯的可调节性、性火星、自动控制水平低。
根据目前市场上一些成熟的相关技术,如:高集成的光传感器元件、高集成的单片机元件、成熟的程序调试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台灯的缺点和不足,向市场提供一种具有普适性,并且易于检测管理,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用电能以达到节能环保等功能,而且还具有根据环境亮度自动将台灯亮度调至适合人眼的亮度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将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利用人眼不能识别高频率闪烁(1KHZ)的台灯来控制台灯亮灯的时间,并且利用智能手机专门的APP进行检测控制,从而达到能够自动调节亮度,易于监测管理,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智能调节台灯,包括:直流转换器1、手动加亮度按钮2、手动减亮度按钮3、模式调节按钮4、单片机5、AD转换器6、信号接收器7、振荡电路8、节能灯9、工作状态指示灯10、USB接口11和光敏传感器12,直流转换器1将家用220V电压转换成5V直流电源,用于供电;光敏传感器12接收外来光信号,并且通过AD转换器6,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单片机5可识别处理的数字信号,通过内部时钟振荡电路8提供时钟脉冲进行运转;当模式调节按钮4将模式调节至自动模式时,单片机5处理AD转换器6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将处理的结果反馈到节能灯9,节能灯9选择LED灯,对节能灯9进行占空比的调控,从而改变节能灯9的亮度,同时将获取的信号以及节能灯9的状态通过红外信号发送器发送到终端;当模式调节按钮4按下时,模式变换成手动调节,通过手动加亮度按钮2和手动减亮度按钮3,将产生的脉冲信号发送给单片机5,单片机5获取后对节能灯9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从而调节节能灯9的亮度;当模式调节按钮4再次按下时,智能调节台灯转换成终端控制,通过检测接收红外接收器的信号,发送到单片机5进行处理,将处理的结果发送到节能灯9,调节占空比,从而调节亮度;三个工作状态指示灯10分别指示三种不同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对应确定的指示灯,USB接口11可以在插座不可用的情况下,采用移动电源进行供电,拓展供电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2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井压裂液返排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新型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