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2159.5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平;涂豹;周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7/00;F04D29/08;F04D29/02;F04D29/40;F04D29/58;H02K5/10;H02K5/16;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世虹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冷泵,包括彼此连接的泵体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中且相互连接的前轴承座和屏蔽套,其中,所述泵体与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湿腔,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干腔,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泵,以至少实现能够对带电介质进行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泵。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因而对汽车电子泵性能的设计要求不断的朝向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更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电子泵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的机械泵,并被大量运用于汽车的散热循环系统中;其电池冷却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其冷却系统的循环介质使用泵进行输送,而现有市场泵普遍适用于无电荷介质。针对新市场需求,开发一种能运输带电介质的泵是迫切需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泵,以至少实现能够对带电介质进行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泵,包括彼此连接的泵体和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中且相互连接的前轴承座和屏蔽套,其中,所述泵体与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湿腔,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干腔,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套构造成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的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泵体和所述外壳均构造成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的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前轴承座与所述屏蔽套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前轴承座与所述泵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转子轴、叶轮和转子,所述转子轴和所述转子位于所述湿腔中,并且所述转子轴延伸进入所述泵体,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泵体中并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湿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并且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屏蔽套连接的后轴承座,其中,所述进口、所述叶轮、所述湿腔和所述出口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流体路径;所述进口、所述叶轮、所述前轴承座、所述屏蔽套、所述后轴承座、以及位于所述转子轴中的通孔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路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液冷泵的低压区,并且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液冷泵的高压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位于所述干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接线盒,所述泵体、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接线盒相互连接,所述接线盒中设置有驱动板,并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定子组件电连接以向所述定子组件施加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泵中,泵体与前轴承座和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湿腔,外壳与前轴承座和屏蔽套之间密封设置以形成干腔,并且在前轴承座和外壳之间设置有由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垫。通过在前轴承座和外壳之间设置密封垫,可以将干腔和湿腔进行有效地分离,从而可以在带电介质传递过程中进行断绝电荷传导,保障电机与驱动器不受外来电荷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2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