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4639.5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常柯;李奎;徐一帆;黎帆;刘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制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该系统包括:隔膜供给装置、极片供给装置、叠片平台和加热装置。其中,隔膜供给装置中设有隔膜卷;极片供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手;叠片平台包括相连的缓冲区和叠片区,缓冲区与隔膜供给装置相连,叠片区与极片供给装置相连;加热装置设在隔膜供给装置与叠片平台的叠片区之间、或叠片平台上方、或同时设在隔膜供给装置与叠片平台的叠片区之间和叠片平台上方,且与隔膜供给装置输出的用于制作电芯的隔膜间隔设置。该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在隔膜与极片叠片制作电芯之前和/或叠片成型过程中对隔膜进行加热,并在叠片成型过程中利用上料机械手对极片进行按压,从而可以显著提高隔膜与极片之间的贴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常、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软包锂离子电池由于形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等特点,已经广泛使用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工具、电动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软包电芯的成型方式大都采用Z字型叠片方式,电芯极片搬运至叠片台,隔膜在机构的作用下Z字往复移动形成电芯堆叠,最终电芯包胶下料。这种方式电芯仅靠包胶固定,电芯空间利用率不高,电芯在转运过程中极片易窜动,影响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和内阻一致性等电池性能。
为了提高电芯空间利用率,保证极片和隔膜之间紧密贴合,专利CN109768335A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叠片系统,将隔膜、负极片、隔膜、正极片依次堆叠,热复合加工后,上述四层复合为一个复合叠片体,复合叠片体输送至叠片台装置进行多层叠片单元的堆叠,复合叠片体极片和隔膜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但是复合体和复合体之间仍然存在传统叠片问题,复合体之间贴合不紧密,电芯在转运过程中,复合体之间易窜动。专利CN108878984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复合Z字叠片装置及叠片方法,隔膜Z字成型机构将隔膜先折叠成Z字形隔膜,极片夹爪夹持正、负极片同时送片,制作成初始极片,初始极片进行第一次热复合成型,再用机械手完成极片和极片单元之间的叠片,最终整体进行第二次热复合和包胶下料,第一次热复合成型后,极片单元隔膜和极片之间能够紧密贴合,整体进行第二次热复合后,叠片单元之间有一定的贴合,但是电芯整体较厚,第二次热复合后电芯外层和内层叠片单元之间的贴合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第二次热复合时间较长,工艺流程较长。
因而,现有的锂电池电芯制作工艺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该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在隔膜与极片叠片制作电芯之前和/或叠片成型过程中对隔膜进行加热,并在叠片成型过程中利用上料机械手对极片进行按压,从而可以显著提高隔膜与极片之间的贴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锂电池电芯制作系统包括:隔膜供给装置,所述隔膜供给装置中设有隔膜卷;极片供给装置,所述极片供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手;叠片平台,所述叠片平台包括相连的缓冲区和叠片区,所述缓冲区与隔膜供给装置相连,所述叠片区与所述极片供给装置相连;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隔膜供给装置与所述叠片平台的所述叠片区之间和/或所述叠片平台上方,且与所述隔膜供给装置输出的用于制作电芯的隔膜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4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生产用回转窑
- 下一篇:一种用于白酒检测的气相色谱仪的进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