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扣合式燃油泵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6939.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琪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泓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14 | 分类号: | F02M37/14;F02M37/34;F02M37/44;F02M3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49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合式 燃油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扣合式燃油泵总成,用于将摩托车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发动机中,所述燃油泵总成以螺栓连接摩托车的油箱,所述燃油泵总成包括上盖组立、支架组立、燃油泵、减压阀、底托和滤网组立,其中,所述上盖组立包括法兰部和连接环部,所述连接环部为一中空筒体,所述连接环部的外表面开设至少二环部卡槽;所述支架组立包括三通管部和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为一中空筒体,所述支架部对应所述环部卡槽的位置开设上支架卡凸;所述底托为一中空筒体,所述底托的筒体为阶梯状,所述底托的外表面开设至少二底托卡槽,所述支架部对应所述底托卡槽的位置开设下支架卡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好,快速卡合连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用的扣合式燃油泵总成,用于摩托车燃油的传递,将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发动机中。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使用的发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化油器发动机,另一种是电喷发动机。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量,电喷发动机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将逐步取代化油器发动机。但是,电喷发动机都需要装备一个电喷燃油泵总成来实现发动机的供油,然而由于摩托车的油箱体积较小或受油箱结构的限制,将电喷燃油泵总成安装在油箱中比较困难,因此将电喷燃油泵总成中取消储油桶,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现有技术燃油泵总成采用螺丝、螺杆或连接杆作为连接部件,零件品种多装配、拆卸花时间。
因此,现有技术的摩托车用的燃油泵总成还有提升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用的扣合式燃油泵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扣合式燃油泵总成,用于将摩托车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发动机中,所述燃油泵总成以螺栓连接摩托车的油箱,所述燃油泵总成包括上盖组立、支架组立、燃油泵、减压阀、底托和滤网组立,所述上盖组立连接所述支架组立,所述底托连接所述支架组立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燃油泵连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支架组立,所述滤网组立连接所述燃油泵,其中,所述上盖组立包括法兰部和连接环部,所述连接环部为一中空筒体,所述连接环部的外表面开设至少二环部卡槽;所述支架组立包括三通管部和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为一中空筒体,所述支架部对应所述环部卡槽的位置开设上支架卡凸;所述底托为一中空筒体,所述底托的筒体为阶梯状,所述底托的外表面开设至少二底托卡槽,所述支架部对应所述底托卡槽的位置开设下支架卡凸。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总成,还包括止退卡圈,所述滤网组立包括滤网、滤网管道和滤网卡环,所述滤网连接所述滤网管道,所述滤网管道连接所述滤网卡环,所述燃油泵的进油管插入连接所述滤网管道,所述燃油泵的底柱贯穿连接所述滤网卡环,所述止退卡圈套合连接所述底柱。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总成,还包括油箱盖,所述油箱盖为一中空环形片体,所述油箱盖连接所述上盖组立,所述上盖组立的所述法兰部开设一法兰定位凸条,所述油箱盖对应所述法兰定位凸条的位置开设一箱盖定位凹槽。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总成,还包括两个O型圈,两所述O型圈分别套设连接所述三通管部和所述燃油泵。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总成,还包括阀口,所述三通管部包括纵管道、横管道和阀盖,所述纵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燃油泵和所述上盖组立,所述横管道连接所述纵管道的中段,所述阀盖的上端连接所述横管道的中段,所述阀盖的下端连接所述减压阀,所述阀盖的外表面开设至少二阀盖卡凸,所述阀口对应所述阀盖卡凸的位置开设阀口卡槽。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强度好;
第二、本实用新型快速卡合连接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泓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泓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6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太阳系星体模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