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板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8660.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远;刘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信同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8F3/04;F28F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板式换热器,用于实现气体与液体换热媒介换热,该气‑液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底端设置有气体入口,壳体顶端设置有气体出口,壳体一侧设置有液体换热媒介入口和液体换热媒介出口,液体换热媒介入口靠近壳体顶端,液体换热媒介出口靠近壳体底端;换热板对,换热板对包括相互对扣连接承压板片和扰流板片,承压板片上设置有多个承压波纹,扰流板片上设置有多个扰流波纹,承压波纹和扰流波纹交错设置,多个换热板对相叠形成换热板束,换热板束设置于壳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与液体间相互换热的板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易于发生堵塞的含尘气体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板式热交换器技术的发展,板式热交换器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板式换热器在易结垢、易堵塞换热介质应用上仍存在很大的限制。
常规板式热交换器板间流道堵塞和结垢很大原因上是流道内流动场不均匀。板片之间依靠触点相互接触,在板片波纹与触点的作用下,介质流道为复杂的三维网状流,流场和流向的不断变化,在流速较低的滞留区与触点区域,易于发生颗粒物的堵塞和积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换热且不易堵塞的气-液板式换热器,其包括:
壳体,壳体底端设置有气体入口,壳体顶端设置有气体出口;壳体一侧设置有液体换热媒介入口和液体换热媒介出口,液体换热媒介入口靠近壳体顶端,液体换热媒介出口靠近壳体底端;
换热板对,包括相互对扣连接承压板片和扰流板片,承压板片上设置有多个承压波纹,扰流板片上设置有多个扰流波纹,承压波纹和扰流波纹交错设置,多个换热板对相叠形成换热板束,换热板束设置于壳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配管箱,分配管箱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液体换热媒介入口连接,分配管箱底部与换热板束顶部连接,用以将液体换热媒介分配至换热板束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汇集管箱,汇集管箱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与液体换热媒介出口连接,汇集管箱顶部与换热板束底部连接,用以将换热后的液体换热媒介汇集并排出气-液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承压板片的四周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扰流板片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对应地连接于第二弯折部,形成容置液体换热媒介的第一通道。
进一步地,承压波纹的高度等于第一通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承压波纹抵顶扰流板片以形成触点。
进一步地,每两换热板对间形成容置气体的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扰流波纹的高度小于第二通道的高度。
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板式换热器,能应用于易于发生堵塞的含尘气体,同时能保证有效换热,且触点可提高板对的承压性能,从而有效的解决应用于含尘气体换热过程中,板间流道堵塞、积垢腐蚀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板式换热器沿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板式换热器沿图1的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压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图4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沿图6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板对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沿图8的C-C线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信同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信同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8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送带生产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