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临床插管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9900.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贾萌萌;马娜;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1;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临床 插管 辅助 装置 | ||
一种消化临床插管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插管时患者头部上仰引发不适,及润滑不便的问题;包括左右轴向的L形筒,L形筒外缘面上同轴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左端同轴设有防咬环,L形筒外侧壁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排液槽,L形筒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表面均布且与排液槽连通的排液孔,L形筒右端设有左右轴向且与排液槽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右端螺纹连接有端帽;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临床插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胃部插管操作时,为了便于插管,通常需要患者头部上仰,使口腔及食管保持同一直线,对于不熟练的医护人员来说整个插管过程需要持续很长时间,而长时间的头部上仰会引发患者的不适,不利于插管的正常进行。
并且在插管前需要在胃管端部涂抹石蜡油进行润滑,而在插管过程中,石蜡油与患者口腔内壁接触,会对石蜡油造成一定的损耗,不利于胃管的顺利插入,因此有时会向患者口内倒入石蜡油,来对胃管进行润滑,并且在拔管时有时仍需向患者口腔内倒入石蜡油来对胃管进行润滑,整个过程十分繁琐,甚至有时患者会因不适而咬紧胃管,拒绝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之后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消化临床插管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插管时患者头部上仰引发不适,及润滑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轴向的L形筒,L形筒外缘面上同轴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左端同轴设有防咬环,L形筒外侧壁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排液槽,L形筒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表面均布且与排液槽连通的排液孔,L形筒右端设有左右轴向且与排液槽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右端螺纹连接有端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L形筒,使患者无需抬头便可将插管顺利插入患者食管内,减少了外部环境对插管操作的影响,排液槽、排液孔及棉垫的设置,对插管进行了充分、均匀的润滑,使插管更加顺畅的进入患者体内,减少了因未充分润滑而导致患者食道损伤的状况发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轴向的L形筒1,L形筒1外缘面上同轴滑动连接有挡板2,挡板2左端同轴设有防咬环3,L形筒1外侧壁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排液槽4,L形筒1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表面均布且与排液槽4连通的排液孔5,L形筒1右端设有左右轴向且与排液槽4连通的进液管6,进液管6右端螺纹连接有端帽7。
为了对挡板2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的L形筒1前侧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开口向前的插槽8,挡板2上开设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后的凹槽9,凹槽9底面经弹簧10连接有可插入插槽8内的插块11。
为了控制插块11的移动,所述的插块11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右的限位槽12,挡板2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凹槽9连通的通槽13,通槽13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右端伸出通槽13的推杆14,推杆14左端面为前侧远离插块11且后侧靠近插块11的倾斜面,推杆14左端插入限位槽12内且其倾斜面与限位槽12前侧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9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检测用快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气检测仪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