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0370.1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5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安;朱亚峰;张伟;王松林;巨国庆;赵选;侯军民;邢俊涛;宋春艳;刘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4 | 分类号: | E21B3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高云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气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通过手握本体一端的手柄部,将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然后气源管线通气后,气流通过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设置的吹气孔进行给待刮泥的钻具刮泥,使用该结构的气动刮泥装置能够安全、便捷地对井口、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人,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干净彻底,结构简单,刮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钻具从井里或大小鼠洞里带出粘附在钻具表面的泥浆刮干净,以防止泥浆污染钻台面、造成人员滑跌风险。传统的刮泥方式为内外钳工每人手持一个橡胶圈做成的刮泥器进行刮泥作业,劳动量大,刮泥效果差。另一种刮泥方式为自动卡瓦自带的气动刮泥器,刮泥效果较好,但存在安装、拆卸繁琐,成本高的问题,且对于钻具从大小鼠洞带出的泥浆无法实现刮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尤其是具有安全、便捷地对井口、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的特点,其中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人,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干净彻底。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为手柄部,本体的另一端为气动刮泥部,本体上的气动刮泥部为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且本体另一端端部位于螺旋形结构的顶部,本体一端手柄部连接有气源管线,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设置有吹气孔。
所述的本体为金属结构的管线,金属结构的管线本体的一端通过自身形变设置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螺旋面为360度的圆形。
所述的本体沿着本体自身形状外侧还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本体为紫铜管线,紫铜管线上形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紫铜管线的手柄部的端部与气源管线连接。
所述的吹气孔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相邻两个吹气孔之间的距离为2cm~4cm,吹气孔的直径为1mm~3mm,吹气孔的吹气方向向下,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轴向方向成45°夹角。
所述的相邻两个吹气孔之间的距离为3cm,吹气孔的直径为2mm。
所述的支撑架为金属结构支撑架,金属结构支撑架的直径小于的本体的直径,所述金属结构支撑架采用钢筋。
所述的手柄部为固定套接在本体与气源管线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的手柄件。
所述的本体一端与气源管线连接处还设置有气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握本体一端的手柄部1,将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然后气源管线通气后,气流通过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设置的吹气孔进行给待刮泥的钻具刮泥,使用该结构的气动刮泥装置能够安全、便捷地对井口、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人,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干净彻底,结构简单,刮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部、2-本体、3-气源开关、4-气源管线、5-堵头、6-吹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0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立柱式拖拽重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遮阳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