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防护罩的电控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1602.5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荣;纪国庆;李山;闫彦;蒋杰;吴士俊;孟祥涛;赵文亮;姜欢笑;李学凯;李鼎甲;吉敏;李恒轩;支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7/18;E05B17/00;E05B17/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防护罩 门锁 | ||
一种设有防护罩的电控门锁,包括锁体、保护框、防护罩,保护框设为与锁体左右两侧和下侧相吻合的矩形框体,在保护框两侧的后侧内部设有纵向凹槽,两侧上端之间设有拱形顶或平顶,在保护框的左侧下部的中部设有与锁舌相对应的锁舌口,在保护框左右两侧的内侧设有夹角90度的固定边,在保护框的后面设有护板,在保护框上端前部设有转动销,通过转动销与上端中下部设有永久磁铁吸附块和照明灯碰撞开关的防护罩连接;锁体设为左右两侧的后侧内部设有纵向凸台的矩形体,锁体镶嵌在保护框内,保护框镶嵌在门的一侧中部,使电控门锁的锁舌与保护框上的锁舌口和门框上锁舌口相互对应,防护罩压合在电控锁的控制版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防护罩的电控门锁。
背景技术
撬装式是指将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座上,可以整体安装、移动的一种集成方式。
电控锁由于其具有智能和方便的优势,在众多场合中已被广泛使用,市面上常用的电控锁主要是信号感应器通过感应指纹或密码等信号,将指令传输到电路板,驱动电机开启,电机通过齿轮组与离合器或锁舌拨块连接,电机的启动将直接带动锁舌伸出或缩入锁壳,实现上锁或开锁的目的。
中国专利公开了电控锁,授权公告号为CN102535980A,该专利首先通过识别系统识别成功后,开锁识别系统发送信号至电机,电机通过驱动控制离合和随动复位离合即可实现开门、关门,但是电控门锁使用要求高,当电控箱柜暴露在外面,长时间的经历风吹日晒,会造成电控门锁内的感应部的损坏,从而使得识别系统反应不够灵敏,影响电控门锁的使用,甚至使电控门锁失灵,在紧急处理事故时,使电控一体化小屋的门打不开,影响事故处理,影响电控一体化控制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生产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一体化小屋使用的设有防护罩的电控门锁,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锁体、锁舌、保护框、转轴、保护框顶、护板、防护罩、照明灯、空气流通口、密码输入盘、指纹开关和门卡读取器,其特征在于保护框设为与锁体左右两侧和下侧相吻合的矩形框体,在保护框两侧的后侧内部设有纵向凹槽,两侧上端之间设有拱形顶或平顶,在保护框的左侧下部的中部设有与锁舌相对应的锁舌口,在保护框左右两侧的内侧设有夹角90度的固定边,在保护框的后面设有护板,在保护框上端前部设有转动销,通过转动销与上端中下部设有永久磁铁吸附块和照明灯碰撞开关的防护罩连接;锁体设为左右两侧后侧内部设有纵向凸台的矩形体,锁体镶嵌在保护框内,保护框镶嵌在门的一侧中部,使电控门锁的锁舌与保护框上的锁舌口和门框上锁舌口相互对应,防护罩压合在电控锁的控制版面上。
所述防护罩设为矩形框架式,两侧面与顶面构成两端开口的凹形槽,在两侧面之间设有与两侧面平行的空气流通口,在空气流通口后端的顶面底中部固定有永久磁铁吸附块,在永久磁铁吸附块的右侧固定有照明灯碰撞开关的上触点,在中部空气流通口内设有与上触点联接的照明灯。
所述锁体上端面中部固定有与防护罩上的永久磁铁吸附块相对应的铁板,在铁板的右侧设有与防护罩上的上触点相对应的凹槽,凹槽下部设有弹簧,上部设有微露出凹槽的下触点,下触点与电控锁的直接电源相联,在锁体的前面中上部设有上部制有密码输入盘,下部制有指纹开关的门卡读取器,下中部设有手动锁舌旋钮。
所述防护罩的顶面涂有隔热层,底面设有空气流通口的非金属隔离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电控门锁的上方的转动的防护罩,在电控门锁正常锁闭时,可将防护罩扣在电控锁上,把电控锁的控制面板保护起来,防止阳光的照射以及雨雪的侵蚀,防护罩上面涂有隔热层,下面设有空气通风口,防止了酷暑天烈日的暴晒和高温空气的滞留,防止了控制电路和电控元件损坏失控,使电控锁失灵。从延长了电控门锁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1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耐磨陶瓷弯头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