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2433.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明环保节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1/08;F26B25/00;F26B2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吸收 交换 除湿 装置 | ||
1.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机体(4),所述机体(4)置于用于烘干木材烘房的外部,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机体(4)内上部的热交换机构(1)和位于机体(4)内下部的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用于向热交换机构(1)提供冷空气,所述热交换机构(1)用于干燥烘房内排出的高温湿热空气,并将干燥后的空气再次送入到烘房内进行烘房内的干燥除湿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机构(1)具有壳体,若干个冷气管道(1.3)由壳体顶部贯穿至壳体底部,壳体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湿管道(1.1)和送风管道(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道(1.1)设置在壳体的左侧,送风管道(1.2)设置在壳体的右侧,烘房内排出的高温湿热空气由壳体的左侧进入,从壳体的右侧排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道(1.1)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送风管道(1.2),烘房内排出的高温湿热空气由壳体的上方进入,从壳体的左右侧排出。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道(1.1)与烘房的排湿口联通,且排湿管道(1.1)内装有排湿风机,烘房内排出的高温湿热空气在排湿风机的作用下,由排湿口经排湿管道(1.1)进入热交换机构(1)的壳体内;所述送风管道(1.2)与烘房的送风口联通,且送风管道(1.2)内装有送风风机;经由热交换机构(1)干燥后的空气,在送风风机的作用下,经送风管道(1.2)由送风口进入烘房内继续进行干燥除湿循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口设置在集水槽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管道(1.3)的下端与蒸发器(2)联通,冷气管道(1.3)的上端与机体(4)的外部联通,由所述蒸发器(2)产生的冷气经由若干个冷气管道(1.3)流到机体(4)的外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顶部设有排风口(3),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用于将冷气管道(1.3)中的气体排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为高温防潮轴流风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回收吸收冷能交换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与烘房内部的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为铜管管路,用于传送冷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明环保节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弘明环保节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24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胶贴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理摩擦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