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2918.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费文君;于小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21/10;F21V23/00;F21V33/00;E03B3/02;B01D47/06;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喷雾 洒水 路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采用喷雾洒水的方式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与照明相结合,在路灯具有照明的基础功用的同时,有效扩大降温除霾的覆盖面;包括柱座、灯柱、支架和灯具,还包括设置在基础内用于收集净化并储存雨水的雨水净化装置,用于利用雨水净化装置内储存的雨水向道路上方喷雾以降温降尘的喷雾装置,用于利用雨水净化装置内储存的雨水向道路路面及栽植于道路两侧的绿植洒水的洒水装置,设置在灯柱上由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供电包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pm2.5检测仪和执行模块的弱电盒,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pm2.5检测仪皆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家具和户外景观领域,提供一种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采用喷雾洒水的方式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与照明相结合,在路灯具有照明的基础功用的同时,有效扩大降温除霾的覆盖面,为人们提供更洁净、更宜居的环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汽车增多,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各地雾霾较为严重,当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浓度至75μg/m³~115μg/m³时,则空气质量等级即为轻度污染,可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试验表明,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夏天气温较高,当气温达到35℃时,气象部门便会发出高温黄色预警,人们出门的感受非常不舒服。目前,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的主要方式是利于洒水车洒水、利用喷雾车喷雾,虽然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的效果较好,但整车体量较大,狭窄街巷的通过性能较差,无法实现全覆盖降温除霾,且使用成本较高。
路灯,作为城市家具和户外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广,但是功能较为单一,多数仅提供照明的功用,若将采用喷雾洒水的方式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与照明相结合,则可在路灯具有照明的基础功用的同时,有效扩大降温除霾的覆盖面,为人们提供更洁净、更宜居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采用喷雾洒水的方式对于市内空气降温除霾与照明相结合,在路灯具有照明的基础功用的同时,有效扩大降温除霾的覆盖面,为人们提供更洁净、更宜居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基础上的柱座,设置在柱座上的灯柱,固连于灯柱上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顶端由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供电的灯具,柱座、灯柱和支架的内部中空且顺序联通用于布设导线;
上述的可以喷雾洒水的路灯,还包括设置在基础内用于收集净化并储存雨水的雨水净化装置,用于利用雨水净化装置内储存的雨水向道路上方喷雾以降温降尘的喷雾装置,用于利用雨水净化装置内储存的雨水向道路路面及栽植于道路两侧的绿植洒水的洒水装置,设置在灯柱上由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供电包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pm2.5检测仪和执行模块的弱电盒,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pm2.5检测仪皆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
雨水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基础内顶部敞口的箱体,在箱体的上部设置平置的开设有若干渗水孔的渗水板将箱体分割为位于下面的储水箱和位于上面的过滤箱,在过滤箱内填设有用于过滤净化雨水的过滤层,过滤层由下往上依次为渗水土工布和细沙层;
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水箱内与执行模块的输出端口电连接且由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供电的潜水泵,可拆卸设置在柱座上的高压喷头,收纳在柱座内用于联通潜水泵输出端和高压喷头的高压软管,在高压软管上串设与执行模块输出端口电连接并并由外部电源供电的电磁阀;
喷雾装置包括嵌设在灯柱上朝向道路上方的若干喷雾喷头,设置在柱座、灯柱内用于联通潜水泵输出端和喷雾喷头的输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2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招聘用实时沟通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测斜管管口固定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