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的创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3331.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姚鸿昌 |
地址: | 310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创可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拉伸的创可贴,它包括:固定层、吸收层、药物层和隔离纸,隔离纸、药物层、吸收层和固定层依次贴合形成复合层结构,固定层包括防水透气层、拉伸施压层和胶层,防水透气层与拉伸施压层固定层叠,拉伸施压层设置为弹性系数范围为0.01k0.012的弹性结构,胶层设置为环形,胶层设置在拉伸施压层一侧表面边缘,隔离纸通过胶层粘接在拉伸施压层上,防水透气层弹性系数小于拉伸施压层,药物层上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可粘贴关节处伤口,当关节处于弯曲状态,关节处皮肤向四周拉伸,固定层随着所粘皮肤受拉力,且有向外拉伸的趋势,同时给粘接皮肤以反作用力且合力呈对伤口表面皮肤的压紧力,避免皮肤向四周运动拉裂伤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尤其是一种可拉伸的创可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伴随着运动受伤后的伤口处理需求,创可贴作为一种小伤口的简易包扎产品产生。创可贴主要由平布胶布和药物垫构成,从而起到暂时的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由于它的结构的限制,创可贴在关节处使用时造成关节弯曲不方便。
第二:创可贴透气性和吸水性差,所贴伤口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不能穿透创可贴,如果过久地使用,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感染,会使伤口更加恶化。
第三:药物垫使用时容易随着伤口周围皮肤变形,对伤口固定效果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拉伸的创可贴,它包括:固定层、吸收层、药物层和隔离纸,所述隔离纸、药物层、吸收层和固定层依次贴合形成复合层结构,所述固定层包括防水透气层、拉伸施压层和胶层,所述防水透气层与拉伸施压层固定层叠,所述拉伸施压层设置为弹性系数范围为0.01k0.012的弹性结构,所述胶层设置为环形,胶层设置在拉伸施压层一侧表面边缘,所述隔离纸通过胶层粘接在拉伸施压层上,所述防水透气层的弹性系数小于拉伸施压层,所述药物层上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吸收层包括吸水层和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一侧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圆柱型凸起结构,所述圆柱型凸起结构的顶底两面将吸水层和拉伸施压层连接呈一整体结构。
优选的,相邻的圆柱型凸起结构径向方向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并通过连接结构彼此之间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隔离纸上设置有边缘凸出结构,边缘凸出结构与隔离纸的边缘连接并且沿边缘弯折后与隔离纸外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拉伸施压层上遍布有阵列盲孔,所述阵列盲孔开口方向指向防水透气层。
优选的,所述药物层设置为壳聚糖层。
优点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拉伸的创可贴,当关节处于弯曲状态时,关节处皮肤向四周拉伸,固定层随着所粘皮肤有向外拉伸的趋势,同时给粘接皮肤反作用力且呈对伤口表面皮肤的压紧力,避免皮肤向四周运动而拉裂伤口;同时设置有吸收层快速吸收创面的渗液,同时又因为具有极强的锁水能力使得创面保持一定的湿润状态,有利于与药物层相贴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例:1.固定层;11.防水透气层;12.拉伸施压层;121.阵列盲孔;13.胶层;2.吸收层;21.吸水层;22.抗拉层;221.圆柱型凸起结构;222.连接结构;3.药物层;31.透气孔;4.隔离纸;41.边缘凸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3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输液港拔针护指套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收集雨水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