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动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5128.3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5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子宁 |
主分类号: | B24B21/18 | 分类号: | B24B21/18;B24B21/20;B24B41/02;B24B47/20;B24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948 广东省阳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磨头,包括横向进给装置,横向进给装置上设有支承座,支承座上设有旋转进给装置,旋转进给装置上设有旋转磨头,旋转磨头是可以随旋转进给装置一起转动,并且砂带的切削点是可以在旋转进给装置的中心轴线上进行切削加工的磨头,本实用新型在加工过程中,砂带的切削点是可以永远保持在旋转进给装置的中心轴线上,当切削到圆弧上的某一点时旋转进给装置旋转一定的角度使与之相切,且可以保持切削点永远在切削轮上的象限点上,这样就可以对带有圆弧的工件在圆弧的切点上进行磨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带机的一种磨头,特别是涉及刀剪机械砂带机中的一种磨头。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五金件都是在冲床冲压出来的,在冲床冲压出来的工件中,外边轮廓有很多毛刺,凸凹不平,不光滑,例如小刀的刀背,剪刀的刀背在冲压出来的时候,外边轮廓都是很粗糙的,小刀和剪刀的刀背整形分为机械整形和手工整形,因机械整形问题多多,特别是圆弧比较小的小刀,更是难以加工,所以大多数都是采用手工整形,现有的有一种打背机它的磨头是在升降方向运动,工件是可以在垂直方向旋转,在水平方向是不能旋转的,也就是可以做到磨头和工作台联动,但是它的缺点是对系统的性能要求高,编程困难,成本高,难以推广,还有一种打背机它的磨头是固定在上下方向移动,工件平放在工作台上,在加工有圆弧的工件时,刚开始切削轮上的切削点是在象限点上的,在切削到有圆弧的地方时,会在圆弧的切点的位置开始出现问题,逐渐地切削轮上的切削点开始偏离象限点,此时加工出来的工件的圆弧有的偏小,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如何编程,如何操作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横向和旋转二个轴向方向作运动的磨头,并且砂带的切削点是可以在旋转进给装置的中心轴线上进行切削加工的一种磨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到在横向方向上作运动的横向进给装置1,所述的横向进给装置上设有支承座2,所述的支承座2上设有起到旋转作用的旋转进给装置3, 所述的旋转进给装置上设有旋转磨头4, 所述的旋转磨头是可以随旋转进给装置3一起转动,并且砂带的切削点是可以在旋转进给装置3的中心轴线上进行切削加工的磨头,所述的旋转磨头由定位底座5和砂带机6组成,所述的定位底座5设在旋转进给装置3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砂带机6由安装板13、连接条25、固定架14、切削轮15、导轨支承板16、导向导轨副17、连接板18、螺栓10、电机安装板19、电机20、驱动轮21、砂带22、气缸安装板23和气缸24组成,所述的安装板13通过连接条25与定位底座5固定安装,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固定架14,固定架上设有切削轮15,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气缸安装板23,所述的气缸安装板上设有起到张紧作用的气缸24,所述的导轨支承板16通过导向导轨副17与安装板定位安装且可以沿导向导轨副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的导轨支承板上设有连接板18,连接板的一端与气缸24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电机安装板19连接,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与连接板可以通过螺栓10调节成一定角度定位安装,而且连接板上的螺丝孔12与电机安装板上的定位孔11对齐安装,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设有电机20,电机上设有驱动轮21, 所述的切削轮和驱动轮上安装有砂带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砂带在横向和旋转二个轴向方向运动,在加工过程中,砂带的切削点是可以永远保持在旋转进给装置的中心轴线上,当切削到圆弧上的某一点时旋转进给装置旋转一定的角度使与之相切,且可以保持切削点永远在切削轮上的象限点上,这样就可以对带有圆弧的工件在圆弧的切点上进行磨削,切削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二维曲线,砂带的损耗量与圆弧的弧长成正比,且砂带的损耗量很少,因此编程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宁,未经李子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5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脸防渗流臂箍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泡罩视觉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