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6116.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李振华;罗尔霖;倪洋;宋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贻贝 自动化 加工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贻贝加工装置不便于固定加工等技术问题。本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前后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支撑柱具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每组两个支撑柱之间连接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燥面,每个支撑柱的外侧固设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上端高于支撑柱的上端,每个弹簧座的顶端朝向传送带的一侧固连有弹簧,弹簧延伸至传送带的上方,传送带的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梯形块,位于传送带同侧的两个弹簧与对应的梯形块相连接。本固定装置实现了贻贝的自动化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贻贝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或双壳纲,是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贻贝的机械化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现有的机械化加工只属于半自动化加工,并不能实现完全的机械化加工,还需要人工固定贻贝,工作效率仍然较低,不适合企业加工。
中国专利(公告号:110326660A;公告日:2019-10-15)公开了一种贝类水产品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工箱、加工室、活动门、锁死把手、微动部、回收箱、水箱、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二水管,通过跟随加工室本体旋转的可轻微运动的微动挡板,能间歇略微增大加工室本体内容纳贝类水产品的空间,贝类水产品之间发生轻微运动摩擦碰撞,加快清除外表面上的杂质,使清除杂质效果增加,旋转产生的摇晃还会促使贝类水产品进行吐沙;利用回收箱对水进行过滤,可进行二次使用,节约水资源,通过钉装的方式可快速清洁或更换过滤网,方便实用。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贝类水产品加工装置可以很好的对贝类产品进行清洁作业,并且节约水资源;但是该装置不能方便高效的对贻贝进行固定,其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实现循环加工,还需要人工参与做业,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高效的对贻贝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全自动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前后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支撑柱具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每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糙面,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上端高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每个所述弹簧座的顶端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固连有弹簧,所述弹簧延伸至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两块梯形块,位于所述传送带同侧的两个所述弹簧与对应的梯形块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在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将贻贝放置在传送带上,当贻贝进入梯形块后,梯形块受到两边弹簧的挤压,使贻贝在左右两侧方向固定,同时贻贝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而向前运动,到达作业位置时,通过控制传送带的停止运转保持贻贝的固定,方便对其进行加工。本固定装置实现了对贻贝的固定和自动化加工,方便可靠,高效稳固,而且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的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中,位于所述传送带同侧的相邻两个弹簧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同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距离,所述梯形块呈长条状且沿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梯形块对应的两个弹簧分别连接在该梯形块的两端。弹簧座和支撑柱错开设置,避免互相干扰。
在上述的用于贻贝自动化加工的固定装置中,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能够感知贻贝位置的传感器,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能够控制所述传送带启停的PLC装置。利用PLC装置控制传送带,实现了自动化加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