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马桶增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8001.7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马桶 增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马桶增高器,包括贴合人体臀部的增高坐垫,增高坐垫中部设置有与马桶内部相贯通的椭圆形通孔,所述的增高坐垫上设有不少于三根的增高支架,增高支架环形排列设置在增高坐垫的底面正对马桶边缘的方向,增高支架由垂直于马桶设置的第一撑杆以及横向设置在第一撑杆上的第二撑杆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来调节增高坐垫的高度,可以对老人、病人、孕妇的排泄起到辅助作用,多根的增高支架与固定支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的保障了马桶与增高坐垫之间的受力支点,其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结构稳固耐用,对马桶本身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马桶增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以及公共场所马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马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卫浴设备,其中马桶又可分为蹲式马桶与马桶,由于使用蹲式马桶时,必须长时间保持蹲姿,而容易产生不适,因此马桶以乘坐的使用方式,便显得轻松许多。
对于一些腿脚不便,例如行动不便的老人、产后恢复期的产妇、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下蹲动作难以完成、或禁忌做曲髋动作者,如厕使用马桶时,经常因为马桶座位置过低,导致无法下蹲,或者下蹲以后难以起立。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开发了马桶增高垫,可以将马桶座位垫高,减少下蹲幅度,帮助腿脚不便的患者如厕。然而,现有的马桶增高垫多为固定高度,在同一高度的马桶座上,不同的患者身高不同,难以适应;厕后欲从马桶上起身站立的动作过程中,容易对膝盖造成过大弯曲角度的负担,进而容易产生起身时的困难,甚至可能导致使用者有滑倒的危险。
在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720156764.9公开的一种便携充气式可连续调节马桶增高垫,通过利用气囊充放气的可调增高垫,适应不同身高患者、不同高度马桶座的增高使用,然而由于该马桶增高垫内使用的是气囊支撑,在用户使用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对于老人已经患者在接触增高垫的瞬间会有下降感,影响使用体验,且对于体重较大的人来说气囊的承压极限有待考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气囊爆炸或破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于一些患者单独使用的马桶增高垫,气囊的结构会存在漏气风险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进行高度确认,极其不便。因此急需对现有的马桶增高垫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稳固耐用,操作安装便捷能够调节高度便于用户长期使用的一种新型马桶增高器。
该一种新型马桶增高器,安装在马桶上,包括贴合人体臀部的增高坐垫,增高坐垫中部设置有与马桶内部相贯通的椭圆形通孔,所述的增高坐垫上设有不少于三根的增高支架,增高支架环形排列设置在增高坐垫的底面正对马桶边缘的方向,增高支架由垂直于马桶设置的第一撑杆以及横向设置在第一撑杆上的第二撑杆组成,所述的第二撑杆在第一撑杆上的位置为上下活动调节的结构设置,第二撑杆与马桶乘坐面贴合设置用于支撑增高坐垫。
优选地,所述的增高坐垫的底面上位于椭圆形通孔的边缘设有一向插入马桶内部的柱筒,柱筒与增高坐垫为可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增高坐垫上位于相邻的增高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环形排列设置在增高坐垫的底面正对马桶边缘的方向,固定支架由垂直于马桶设置的第三撑杆以及横向设置在第三撑杆上的第四撑杆组成,所述的第四撑杆在第三撑杆上的位置为上下活动调节的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撑杆与第三撑杆上分别设有纵向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安装位,所述的第二撑杆与第四撑杆分别通过使用连接件固定在安装位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撑杆呈向下的“L”型结构形成与第三撑杆平行的夹合马桶边缘的开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撑杆与第四撑杆分别水平贴合马桶边乘坐面设置,所述的第三撑杆与第四撑杆分别伸入到马桶的内侧面与外侧面,第三撑杆与第四撑杆分别马桶侧面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8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