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9992.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明;高彥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久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器件 装置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包括外筒、内筒、胶头、弹簧和限位组件,所述外筒内端封闭且外端开口,所述内筒内端封闭且外端开口,上述外筒套在内筒内端处,上述胶头连接在内筒外端处,上述弹簧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上述限位组件位于外筒外端与内筒中部之间,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内筒和外筒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组件能使外筒与内筒稳定连接。本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
背景技术
光电器件点胶过程中通过胶筒对光电器件进行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为了避免胶筒与光电器件刚性接触,通常胶筒连接在摆臂外端,摆臂内端铰接在光电器件的机架上。
摆臂外端自然下垂,与光电器件接触时能适当缓冲。
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摆臂长度比较长,一旦位置精度不高,会影响点胶稳定性。而且,长度比较长的摆动也会导致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胶头、弹簧和限位组件,所述外筒内端封闭且外端开口,所述内筒内端封闭且外端开口,上述外筒套在内筒内端处,上述胶头连接在内筒外端处,上述弹簧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上述限位组件位于外筒外端与内筒中部之间,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内筒和外筒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组件能使外筒与内筒稳定连接。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端盖和凸沿,上述外筒端口处具有凹入的导向槽,上述凸沿嵌于导向槽处,上述端盖螺纹连接在外筒外端处,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凸沿具有抵靠在端盖上的趋势。
本胶筒组件创造性的设置了内筒和外筒,通过内筒存储胶水。
对光电器件进行点胶作业过程中,内筒受到反向挤压作用力时,内筒克服弹簧的弹力后会相对于外筒内缩。
可以看出,点胶过程中内筒上的胶头不会与光电器件刚性接触。
当然,在导向槽和凸沿的作用下,内筒会相对于外筒稳定的前后平移。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为内筒长度的1/3—1/2。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凸沿与内筒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上述导向槽和与其对应的凸沿形成一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导向单元周向均布在内筒外侧处。
多个导向单元的设置能提高内筒的移动平稳性。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胶头包括连接段和接触段,上述连接段与内筒内腔相匹配,上述连接段呈球形,上述连接段嵌于内筒外端处,上述接触段尺寸略大于连接段尺寸且接触段抵靠在内筒外端处。
通过连接段能使胶筒稳定连接在内筒上,通过接触端能使其与光电器件稳定接触。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接触段外侧与内筒外侧相平齐。
这样能提高组件的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接触段与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光电器件点胶装置的胶筒组件中,所述胶头为海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久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宁久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9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天线生产用风切结构
- 下一篇:RFID天线切边检测一体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