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0548.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顾嘉贺;韩国政;李志辉;张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23/06;F25D29/00;F28D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温 收集 吸附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包括真空保温容器和设置于其内部的液氮输送管路,冷气罐放置于真空保温容器内,还包括由冷气胶形成的蓄冷筒和温度计,蓄冷筒与真空保温容器内壁、液氮输送管路和冷气罐紧密贴合,温度计测试端插入蓄冷筒内;所述液氮输送管路是由若干个U型管连续连接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组成的蛇形管路,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换热管路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使用的新结构可提高冷却器腔内温度均匀性,蓄冷筒采用的新型材料为固体不挥发,无毒不易燃;结构形式特殊,材料自身密度小,吸收能力好,吸收速度快,用该种材料作蓄冷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低温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冷源来维持所要求的温度的一种装置。各种冷却器在低温物理实验、半导体、航空航天、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
液氮是一种方便、经济、高效的制冷剂,冷却器要实现所需的温度,还需要一种介质来交换液氮的冷量,一般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续冷材料。在冷却器内安装一条液氮盘管,使用前先将容器内装入足量的无水乙醇,将液氮通入盘管,液氮与无水乙醇通过盘管壁面换热冷却无水乙醇,再由无水乙醇冷却产品,由温度传感器测量无水乙醇的温度来控制液氮的通断。
该形式冷却器虽已基本满足工艺使用,但其使用时需同时使用液氮与无水乙醇两种耗材,使准备工作较麻烦。再之无水乙醇使用环境对温度、火源有严格控制规定,且需配置强制排风系统,避免无水乙醇浓度高产生爆炸、麻醉现象,因此使用无水乙醇型的冷却器的安全隐患都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包括真空保温容器和设置于其内部的液氮输送管路,冷气罐放置于真空保温容器内,还包括由冷气胶形成的蓄冷筒和温度计,蓄冷筒与真空保温容器内壁、液氮输送管路和冷气罐紧密贴合,温度计测试端插入蓄冷筒内;所述液氮输送管路是由若干个U型管连续连接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组成的蛇形管路,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保温容器底部设置底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保温容器外壁对称设置两个提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氮输送管路通过固定架与真空保温容器内壁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氮输送管路为翅片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氮输送管路的排气口和进液口伸出真空保温容器,且伸出部分弯折呈水平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氮输送管路的排气口和进液口左右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收集的吸附型冷却器,换热管路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使用的新结构可提高冷却器腔内温度均匀性,蓄冷筒采用的新型材料为固体不挥发,无毒不易燃;结构形式特殊,材料自身密度小,吸收能力好,吸收速度快,用该种材料作蓄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液氮输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
1 蓄冷筒 2 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0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