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模型试验中桩体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1734.1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2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见;李恒;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模型 试验 中桩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体模拟实验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室内模型试验中桩体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实验模型箱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实验桩体穿过的槽孔;所述槽孔处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可限制实验桩体水平移动但不限制实验桩体竖向移动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对各种不同管径的实验桩体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限制了实验桩体的水平位移,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体模拟实验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室内模型试验中桩体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单桩室内模型试验是常见的物理模型试验。在桩体竖向抗压或抗拔模型试验中,试验前一般需对桩体在模型箱中的设计位置和高度进行固定,随后进行土体填装。为保证试验精确性,避免偏心加载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进行桩的固定时要尽可能保证桩身竖直,因此桩的固定装置尤为重要。目前的桩体固定装置只是将桩体固定在设计位置,关于如何保证桩体竖直还未有成熟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模型试验中桩体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模型试验中桩体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实验模型箱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实验桩体穿过的槽孔;所述槽孔处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可限制实验桩体水平移动但不限制实验桩体竖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的平板;所述平板上穿设有沿竖向布置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为套设于实验桩体外侧限制实验桩体水平移动的中空筒体,限位筒上下两端开口且下端贯通平板与支撑板上的槽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包括两块单元板体;所述限位筒包括两块半圆形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下端固定在单元板体上,两块弧形板通过箍紧结构固连为限位筒。
进一步的所述箍紧结构包括在两块弧形板合并成限位筒时套设在限位筒外侧的多个套箍;所述套箍为环套在两块弧形板外侧限制两块弧形板分离的环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板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卡扣为将单元板体夹持固定在支撑板上的C型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槽孔为宽度不小于实验桩体管径、长度不小于三倍实验桩体管径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水平板长度不大于支撑板宽度,宽度不低于2倍半限位筒外径。
进一步所述限位筒的结构形式根据桩体形状制造;当桩体为圆桩时,限位筒由两块半圆形的弧形板及平板组成,弧形板内径与桩外径相同,壁厚不低于1cm,高度不低于5cm,且弧形板圆弧段所对应圆心角为160~170度;当桩体为方桩或其他形式的桩时,限位筒由两块半方筒或其他形式结构与平板组成,尺寸参照半圆筒确定;所述其他形式结构需保证能够与桩体外侧充分接触。
进一步所述套箍在固定时需微调限位筒位置,保证两块弧形板之间存在缝隙且与桩体紧密接触;所述套箍在固定时需先固定弧形板底部,再固定其顶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在装砂结束后拆除时需先行拆除限位筒外侧的套箍,随后拆除限位筒,最后再拆除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对实验桩体进行水平限位,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桩体水平移位的问题发生,提高了实验精度,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为筒状结构,套设在实验桩体外侧,限位筒具有良好的包裹性,且限位筒通过平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相当于整个结构固定在实验箱体上,稳定性和限位性能好,限位筒并不干涉实验筒体沿竖向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未经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1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脱硫液中亚硫酸盐的高效氧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