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线束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6266.7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首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尼尔海翼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线束支座,包括扁平粘结底座、固定支柱、运动支柱和安装平台,所述扁平粘结底座设有上小下大的第一截头圆锥孔,所述固定支柱与所述扁平粘结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柱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二截头圆锥孔,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孔同轴,所述运动支柱包括上小下大的第一截头圆锥体和上大下小的第二截头圆锥体,所述第一截头圆锥体与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截头圆锥体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孔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运动支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平台至少设有一个横向贯穿的绑扎孔。本实用新型保持固定线束的基本功能,又能减少因线束切线方向变化产生的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线束支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束支座多为固定式。线束支座一旦固定,绑扎在线束支座上的线束切线方向就被固定。但对于线束转弯的区域,线束切线方向并不容易把握。而对于需要运动的线束,线束切线方向是变化的。如果依然采用固定式线束支座来固定线束切线方向,就会使线束产生应力,降低线束使用寿命,影响线束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线束支座,保持固定线束的基本功能,又能减少因线束切线方向变化产生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旋转的线束支座,包括扁平粘结底座、固定支柱、运动支柱和安装平台,所述扁平粘结底座设有上小下大的第一截头圆锥孔,所述固定支柱与所述扁平粘结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柱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二截头圆锥孔,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孔同轴,所述运动支柱包括上小下大的第一截头圆锥体和上大下小的第二截头圆锥体,所述第一截头圆锥体与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截头圆锥体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孔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运动支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平台至少设有一个横向贯穿的绑扎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台设有两个纵横交叉连通的横向贯穿的绑扎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的圆锥顶角为45°~60°,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孔的圆锥顶角为3°~5°。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安装顶板和若干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安装顶板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底端与所述运动支柱的顶面的边沿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支柱以及安装顶板、运动支柱的顶面之间构成所述绑扎孔,所述安装顶板的上表面为平面。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绑扎带被安装顶板的边沿切割,所述安装顶板的下边沿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支柱为圆柱状。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第一截头圆锥体在支座安装时被粘结固定无法旋转,所述第一截头圆锥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改变了线束支座的内部结构,增加了旋转的功能。同时利用间隙配合的锥体和锥孔实现摩擦自锁,保持了线束支座的定位性与可靠性。从而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刻意寻找和确定线束切线方向。只需安装好支座,线束支座即可自动旋转至线束切线方向。有利于线束转折处或运动线束的安装与固定。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安装线束步骤,减少线束应力,延长线束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旋转的线束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旋转的线束支座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可旋转的线束支座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尼尔海翼无锡有限公司,未经道尼尔海翼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6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灯自锁防水按键开关
- 下一篇:一种NTC温度传感器